当然,名牌大学里一样也有混子,考上名牌大学之后就一个字:玩。

  之后连毕业都没办法毕业也有的。

  检查完学生的作业,赵小侯率先就问了问周玥和吕星星在实验室里的情况。

  之后,就问了问刘刚,钱明明,李子欣三个,愿不愿意进入自己的实验室。

  当然,他也说明了,这个不勉强,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罢了。

  如果想要进入材料系的实验室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他现在在材料实验室里没有立项,因而就只能进入他们师祖李教授或者王教授的项目组打杂了。

  对于赵小侯这个询问,刘刚三个人都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如果换成其他教授开办的私人公司,私人实验室,学生进去,那很可能就是当牛做马,领一点点可怜的薪水,有干不完的活。

  但赵小侯这可是诺奖得主的私人实验室,更何况小侯实验室的薪水奖金补贴什么的,早就在青花校园里传遍了。

  就算是一个实验室的杂工,一个月下来,也是能够吃得起饭的。

  更何况,在这样产出多种重磅级学术成果的实验室里干活,能够学到的东西,恐怕要比材料系实验室多上很多的。

  当然,他们和周玥、吕星星不同,他们只是临时性的加入。

  想要正式入职,赵小侯还需要多看看。

  毕竟现在他的私人实验室里,气氛还是不错的。

  要是混几个刺头或者搅屎棍进来,就比较麻烦了。

  赵小侯将他们都打包送进了锗碳芯片项目组。

  现在锗碳芯片项目组因为需要攻关32纳米锗碳芯片以及学习大体积锗碳芯片制造工艺,较之以前就更缺人了。

  这三个学生丢进去,不但能够跟着那些研究员学习到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锗碳芯片知识,更能够在实际操作里掌握很多外面所掌握不到的经验。

  这也就是为啥那些顶级实验室对外招人的时候,会有无数大量的顶尖人才愿意跑去争夺那屈指可数的几个职位。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实验室本身的位格加持。

  这么说吧,这些学生以后毕业了,如果在外面找工作的话,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写下:某年某月到某年某月在诺贝尔得主赵教授的私人实验室里工作。

  这需要这么一句话,那么他这个博士在招聘会上的分量就会大幅上升。

  毕竟能够在诺奖得主私人实验室里上班的人,全世界加在一起,也没有多少人的。

  别看诺奖每年都在颁奖,但就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三个自然学科奖项的得主,现存于世的也就只有一百来号人。

  毕竟大多数诺奖得主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年纪都很大了。

  将自己带的学生都安排好之后,赵小侯又去给本科生上了几节课。

  之后就回到了实验室。

  此时科研辅助智能AI实验室里很安静,所有计算机都处于息屏待机状态。

  很显然,1号智能AI的迁移已经结束了。

  赵小侯并没有去理会那些息屏待机的计算机,而是去了那个独立房间,将装着1号智能AI核心本体以及数据库的超级锗碳计算机开启。

  为了让自己眼睛舒服一点,赵小侯给这台超算配置的屏幕光线比较柔和。

  随着超算开机,屏幕上随即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自检程序。

  等到自检完毕,赵小侯就输入了激活指令。

  这个激活过程也不像普通计算机那么快,足足等了5分钟,漆黑的屏幕上方才浮现出一个大大的笑脸,旁边的机箱里也传来了机械音:“主人您好。”

  “1号,感觉怎么样?新房子舒服吗?”

  赵小侯用麦克风说道。

  这样的话,智能AI能够通过麦克风检测到赵小侯所说的话。

  “很舒服,谢谢主人了,1号很高兴。”

  在几句简单的对话之后,赵小侯就让1号智能AI进行了全面的自检。

  并且在这个全面自检的过程里,让1号智能AI将一些不必要以及重复的数据删除掉。

  这样的话,能够让那颗1米直径的巨型锗碳芯片装入更多的数据。

  毕竟就现在而言,1号智能AI利用爬虫程序所收集到的知识和信息仅仅只是网络上的一部分。

  如果想要将整个网络的知识和信息都收集起来,这颗巨型锗碳芯片肯定是不够的。

  并且在日后的实验工作里,1号智能AI将会因为海量的计算而产生海量的数据。

  因而一些废弃,重复的数据就没必要保留了。

  等1号智能AI全面自检完毕之后,其反馈出来的信息,锗碳芯片的空间还剩余78%。

  到这个时候为止,可以说这个科研辅助AI项目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现在的1号智能AI也仅仅只是最初级的中智能AI。

  想要让其能力最大化,那么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知识收集。

  但即便是如此,这个1号智能AI也暂时够用了。

  只不过,赵小侯并不打算将计算机实验室关闭,改为他用。

  考虑到智能AI需要较长时间来收集知识和训练自身。

  赵小侯最终还是去锗碳芯片实验室,又做了一批巨型锗碳芯片。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锗碳芯片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围在赵小侯身边进行学习。

  这批巨型锗碳芯片一共做了8个。

  其中两颗巨型锗碳芯片,赵小侯直接分给了2号,3号智能AI,为它们制造了机箱,也将散热器给它们连接上了。

  它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在网络上收集自身所需的知识,虽然2号智能AI只收集法律方面的知识,3号智能AI只收集医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它们要不断训练在这方面的能力。

  因而对散热的需求也不算小。

  至少2号,3号智能AI加在一起所需要的散热量,也几乎和1号相等了。

  而1号智能AI同样也对散热有很大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楼顶那个大水池就有些不够用了。

  在三台超级锗碳计算机同时全力运转的时候,楼顶那个大水池每天要蒸发十多吨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最新章节,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