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他就拿着个2号智能AI泡好茶水的口杯慢悠悠的走到大门口,一边喝茶,一边和门口的保安吹牛。

  可没多久时间,一辆治安车就停在了大门口,下来两位治安员。

  “请问之前那辆天上飞的汽车是从你们这里出来的吗?”

  这一句话,赵小侯就有点傻眼。

  自己开着反重力飞车出去了一圈,结果把治安员给引过来了。

  随后,赵小侯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是他们实验室的高度保密项目。

  好吧,这个时候负责智能实验室外围戒备的安全部队也来人了。

  一番商议之后,那两位治安员签了保密协议,然后回去了。

  出了这事,赵小侯也没心思蹲在门口闲聊了。

  等他回到地下第六层,2号智能AI已经将赵小侯开着反重力飞车出去这一趟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

  简单来说,就是这辆反重力飞车的性能还算不错。

  其最高时速可达600公里每小时,光这一点就超过了地面上的所有跑车。

  除此之外,其最高安全升空高度为300米。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辆反重力飞车只是初制品,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当然,赵小侯关心的并不是这辆反重力飞车的性能,而是反重力飞车设计图里蕴含的一些反重力技术。

  这种反重力技术实际上很粗糙,只能够将反重力飞车的重量削减90%左右。

  因而反重力飞车底盘的两侧实际上也是安装了小型喷气口的。

  因而那些科研人员也是看走眼了。

  不是没有灰尘扬起,而是扬起得很少罢了。

  说白了,在反重力设备启动之后,这辆反重力飞车的重量就会变得很轻,就好似一块泡沫制造的汽车,只需要底盘喷气口喷出一些气流,就能够起飞。

  因而想要将从反重力技术里研发出人工重力技术,那么就先得将反重力技术研究到一定深度之后才行。

  当然,他也可以直接向系统兑换人工重力技术,但作为4级文明的门槛技术,其兑换价格高达5万自由科研点。

  赵小侯手上的自由科研点能兑换,但他舍不得。

  因而随后,他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埋头研究。

  不过这轮人工重力技术研究也就开始了5天,他就接到了1号智能AI的通知。

  前往木星的太空采气船队已经返回抵达L2点。

  在1号智能AI的指令下,这些太空采气船将仓库里的木星气体放入一座太空矿石提炼厂。

  这太空矿石提炼厂原本就能够分离提纯包括气体在内的各种资源。

  因而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后,蕴含在木星气体内的氚氘元素,氦3元素等等可供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使用的燃料以及氦气都被分离了出来。

  之后,那些太空采气船又将之前储存在太空之中的氧气团送入太空矿石提炼厂,与剩下的纯净氢气混合,最终这些氢氧混合物被点燃,化为一团在太空里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

  有一说一,那些太空采气船里的宇航员看着这一幕,内心是深深震惊且自豪的。

  毕竟这种人类历史上的奇观,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实际上,就在巨大火球熊熊燃烧的时候,多个国家部署在外太空的卫星,太空望远镜都看到这一幕。

  从这些卫星,太空望远镜的角度看过去,这颗突然出现在太空里的巨大火球简直要比太阳还大。

  这都让那些天文学家感觉自己的三观快崩塌了。

  那是L2点!

  之前不是有一群不和蓝星联系的外星人在那里修建人造物吗?

  而现在突然出现的火球,让他们有点不祥的预兆。

  很快,这个情况就送到了各国大统领的办公桌上。

  “从光谱,电磁波段上来分析,应该是氢气和氧气燃烧形成的火球..........”

  太空里怎么可能突然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科学啊。

  但这些大统领一想到外星人,骤然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外星人搞的鬼。

  要说之前,他们也想尽办法去联络外星人了。

  可那些外星人压根就不甩他们,一句话都没回。

  再加上各国暂时也没有那个能力前往L2点,因而最终各国大统领都一致的选择了按下此事。

  原本正在各国网络上了热搜的太空巨大火球事件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各国明星的丑闻乃至于其它热搜。

  毕竟对于这些大统领来说,封锁一条热搜,再简单不过了。

  就算是有民间的天文业余爱好者发现了太空里的巨大火球,也没办法将这个事情在网上说出来。

  当然,在一些暗网里,这个消息倒是传得沸沸扬扬。

  但就算是上那些暗网的军火贩子,面粉贩子,人口贩子对外星人什么的有兴趣,他们同样也没有能力上太空。

  在持续几个小时的燃烧之后,那团巨大的火球逐渐熄灭。

  此时它已经变成了一团巨大的水蒸气球体。

  但在太空矿石提炼厂的束缚之下,水蒸气球体迅速缩小,最终被压缩成为一个体积缩小了很多倍的水球。

  在这之后,一些太空采集船随即出动,将大量盐以及氨等等物质送入正在缓缓旋转的水球内。

  经过几个小时的旋转,这个水球里的水就变成了配比合适的海水。

  这些海水随后就被一大群太空采集船团团围住,不断抽取进入太空采集船的仓库。

  最终它们被太空采集船输送到太空农场之中。

  到了这个时候,第一座太空农场里的空间才装满海水。

  装满海水之后的太空农场,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小球藻就繁衍到爆棚,开始大量产出。

  而这个时候的太空农场,每天产出的小球藻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吨。

  实际上,一座太空农场全力启动的话,其每天的小球藻产量完全可以达到1亿吨。

  只可惜,太空农场里的海水以及其内蕴含的各种元素也是需要补充的。

  太空农场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机器,能够在不补充任何物资的情况之下,就产出小球藻。

  每天1500万吨的产量还是建立在30艘太空采集船专门给太空农场供应物质的情况之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最新章节,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