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大媳妇的叫声,传到了乔家。

  但唐悠悠和乔震对此都爱莫能助。

  专业不对口。

  王氏带着稳婆回来的时候,路过了她们家。

  既然请了稳婆,但愿隔壁产妇母子平安吧。

  此时,他俩正在计划着秋收的事。

  由于青岗村地处西南方,和北方秋天才收割小麦不同,小麦已经在五月的时候就收过了。

  现在地里的粮食主要是,水里的稻子,地里的大豆和小米还有高粱。

  高粱米的口感不怎么好,百姓其实更愿意种小米。

  但渊朝朝廷为了治理水患,下令让百姓广泛种植高粱,用高粱秸秆加固河堤。

  剩余的高粱籽除了做人畜的粮食外,全部拿去酿酒。

  现在乔家的旱地里,有半亩大豆,两亩小米和半亩高粱。

  拜刘氏所赐,水田里只剩一亩半的稻子。

  稻子要经过收割,晾晒,脱粒,去壳,扬灰等步骤,才能得到想要的大米。

  唐悠悠忽然想起一件事“乔震,我们家是不是没有镰刀了?”

  镰刀是收割稻子的工具,一开始本来是打仗用的,刀刃是双面,既能破盾又能杀敌。

  自汉代起,逐渐成为百姓手里的农具。

  但乔家没有镰刀。

  之前本来有两把,被刘氏借走就一直没还。

  去年的秋收,原主还是跟别人借的镰刀才完成了秋收。

  导致他们家比其他人晚七八天才收完,连村里的秋社都没赶上。

  乔震想起刘氏就皱起了眉,“没事,我一会去乔大牛家把镰刀要回来。”

  唐悠悠点头“行,那我们再想想,家里还差什么东西不。”

  收割用镰刀,晾晒,村里有大晒场。

  脱粒可以使用人力摔打,也可以用石碾。

  村里有牛,使用牛拉着石碾脱粒,能节约六成力气,但这样脱粒后的稻谷破碎程度很高,不适合做种子。

  去壳,需要用垄。

  用木头做的,叫木垄,由上下两块带齿的扁圆木组成。

  利用上下齿之间的摩擦达到去壳的目的。

  唐悠悠想起家里是没有木垄的,以前都是借的别家的木垄来用。

  “还有,要不要我们自己做个木垄啊?”

  做法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

  “木垄不难做,难的是现找一个那么大块的木头。我回头去乔三家问问看有没有现成的,有就买一个。”

  “行 。”

  最后的步骤是扬灰,村里有一台公用的风扇车,用来除去米糠。

  风扇车也叫风车、扬谷机。

  “有趣,这里的风车和我小时候去外婆家见过的一样。这是我们本土的东西吗?”

  乔震扬起嘴角,带着一丝自豪“当然,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200年就发明了这个东西。”

  “而西方要到18世纪后才会用到这个。”

  唐悠悠眼里小星星都冒起来了,“哇,那岂不是说,这东西咱们领先西方2000年?”

  “对。”

  乔震回想了一下历史,其实不仅是这项技术,在很多地方东方都领先西方太多。

  可惜的是,80多年后,朝廷彻底的闭关锁国政策,将导致东方逐渐落后。

  而那个时间,正好是哥伦布的第一次远航。

  东方关门闭户,西方积极扩张,此消彼长下,历史的转折自此开始。

  后人读史到此,无不扼腕长叹。

  乔震暗自叹了一口气,要是穿到皇帝身上就好了,或许还能改变这个平行世界的轨迹。

  现在嘛,算了,能让一家人好好活着就不错了,瞎想啥。

  唐悠悠没注意乔震想了那么远,还在想西方没有风扇车的事。

  “那他们现在用什么扬谷呢?”

  “簸箕,一边筛一边吹或者就放在风口吹。”

  方法各种各样。

  唐悠悠诧异“用嘴吹吗?他们没有扇子?”

  “扇子还要100年后才传入欧洲,但他们也不全用嘴吹,用的是布。”

  西方大多是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用不着扇子。

  实在热了,就用布扇两下。

  “用布怎么吹?”

  唐悠悠想象不出那个样子。

  乔震将竹架子上的洗脸帕子拿下来,抓着两头前后抖动扇风。

  “像这样,两个人分别拉着布的两端,下面用东西兜着谷粒。上边扇风,下边抖动。”

  这样做比用簸箕效率高很多。

  “好吧,看来无论东西方,百姓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

  两人睡了午觉起身,乔震先去了一趟乔大牛家。

  乔大牛没有带刘氏去看大夫,而是自己弄了一点草药丢给刘氏。

  刘氏捣碎以后敷在自己腿上。

  现在,刘氏在家除了干活,连院子门都不敢出。

  乔震来到乔大牛院子外,把乔大牛叫出来。

  “去年你们借的三把镰刀,现在该还了。”

  乔大牛记得有这个事,但好像是两把?

  乔震面无表情“三把,你记错了。”

  他家两把镰刀出门一年了,怎么也下了个崽吧。

  不得把崽一起带回家么。

  乔大牛:……

  乔震顺利拿到三把镰刀,转身走了。

  镰刀有些生锈,还要磨一磨才能用。

  来到乔三家,乔三正蹲在新做好的木柜子前刷桐油。

  他家的院子里放着不少木头,木器,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乔三哥,有木垄没有?”

  乔大三放下手里的桐油,拍怕身上的灰,站起来问“咋?你家要做木垄?”

  “是,马上秋收了,回回都借别人的使,总归是不太好。”

  乔三有些为难,“现下家里没有这东西,马上秋收了,我也来不及做。”

  “没事,乔三哥,我就是问问,没有就算了。”

  乔震准备离开,乔三叫住了他“乔秀才你等等。木垄没有,我这有两截可以做木垄的木头,你要吗?”

  这两截木头很粗,能做菜板和木垄,但这两样东西不太容易损坏,有的人家好几年都不会换一次。

  还有人,好几家都共用一个木垄,做这东西的人少。

  这木头放家里也是放着,不如卖出去,乔震要是拿到镇上请别的木匠做,两天就能做出来。

  乔震想着家里现成的木匠,“行,拿着木头我要了,谢谢乔三哥。”

  他把木头带回家,说好了给乔三送三十斤粮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最新章节,别瞎说!农门老太哪里懂强国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