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保和殿。

  弘治皇帝一早就在七八个太监的服侍之下,穿好了龙袍,正襟危坐在龙椅上。

  一边。

  朱厚照同样是穿着一身明晃晃的衮龙袍,侧立在旁。

  抡才大典乃是大明最为重要的仪式。

  通过殿试的诸多进士都统称为天子门生。

  日后效力朝廷,为大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萧敬同样是准备了一番,站在弘治皇帝身旁。

  “陛下,众学子大约辰时左右到殿上,还有不到半个时辰了。”

  弘治皇帝轻轻“嗯”了一声。

  他翻开手里的折子,细细读着。

  今日殿试策问的题目叫做《论帝王之心与帝王之政》,是前几日他亲笔写下。

  打算考考这些监生,对当今的时政有何简介。

  不过,他表面在看折子,准备问题,实际上却是心里有些波澜。

  “照儿?”

  “啊?”

  “啊.......儿臣在。”

  朱厚照有点心不在焉。

  明显在走神。

  “怎么了,莫非还在想那件事?”

  朱厚照立马眉毛一抬。

  “老苏本来就是状元的料子,根本不用我担心。”

  弘治皇帝面色古怪。

  “朕还没说是什么事呢。”

  朱厚照顿时语塞。

  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啊呀,老苏毕竟是头一次来保和殿这样正式的场所,难免会紧张。”

  “万一发挥不好......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弘治皇帝声音和缓,安慰道:

  “既然你都说了他有这种本事,还担心什么呢。”

  “苏策不是那种经不起大场面的人,放心好了。”

  朱厚照明显还是放心不下。

  试探的问道:

  “父皇,要不我这会去......看看他?”

  “开导开导他?”

  弘治皇帝正色道:

  “那是肯定不行的,你这会见到他会涉嫌泄题,这不是给他找麻烦吗?”

  朱厚照讪讪的点点头。

  “那要不我去......”

  弘治皇帝立刻制止他。

  “打住打住。”

  “你就安心在这待着。”

  朱厚照受不了了,一想到在大殿上与老苏四目相对的场景,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不行,父皇,我实在受不了。”

  他捂着脸,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社会性死亡。

  这种“死”,比真死了还难受。

  “父皇,一会咱们这样吧......”

  朱厚照说着,俯身在弘治皇帝耳边说道......

  ......

  保和殿外。

  一大批学子正在外面翘首以盼。

  为首的正是穿着一身儒生长袍的苏策。

  虽然不同于其他学子的锦绣华服,但气质却格外出尘,没有一个人敢忽视。

  在众人之间,好像鹤立鸡群。

  “苏公子,一会殿试你有信心吗?”

  “咱们可是面见圣上啊。”

  身旁一个学子紧张的东张西望,伸长了脖子往大殿里看,想提前看到陛下的尊容。

  可惜保和殿实在太大,一点都看不见。

  苏策依旧是云淡风轻,在众人最前方,轻声说道:

  “咱们的那位陛下......据我所知应该是位极其儒雅的人,应当不会难为你们。”

  “还有太子......同样也是个好说话的人。”

  那人立马质疑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都是考上来的,莫非你还见过陛下?别闹了!”

  他摆摆手。

  满脸严肃。

  “听说咱们陛下其实是个十分严肃的人,平常不苟言笑,最讨厌嘻嘻哈哈的人。”

  “身边文武群臣更是雄辩滔滔,个顶个的能言善辩......”

  “太子就更不用多说了。”

  “听说他平常最喜欢打骂下人,对待臣子更是口无遮拦,想骂谁就骂谁。”

  那学子说着说着,自己把自己吓到了,浑身一哆嗦。

  朝着苏策身边的李兆先和杨慎二人接着说道:

  “万一在殿试上......说错了话,他会不会直接派人把人拖下去砍了啊。”

  杨慎顿时汗颜。

  “呃......应当不会如此凶残吧。”

  “听家父说那位太子殿下就是贪玩了些,还是有正事的。”

  那学子立刻驳斥道:

  “你父亲是杨大人,乃是太子帝师,怎么可能说太子坏话?”

  “多半是......”

  他犹豫着左右看了看,显得极为害怕的样子。

  杨慎闷头想了想。

  自己父亲说太子坏话少吗?

  好像,也不少啊。

  李兆先却不同于他的不满。

  显得很有自信。

  “放心好了,能站在几百进士的前面,想必都是一甲,都是有学识的人,别怕。”

  “满朝文武,衮衮诸公总有致仕的一天,届时你我就是这朝中的中坚力量。”

  他拍拍那人肩膀,接着说道:

  “再说了,我曾经有一位朋友认识太子,他姓黄,虽然不是跟咱们一同会试的,但是却认识太子。”

  “之前我还找他聊过,他说太子英武非凡,一看就是文韬武略无所不能。”

  “你想想,面对将来的明君,你现在不好好表现一下,不就浪费这次机会了吗?”

  对于多数臣子来说。

  其实李兆先说的还确实是对的。

  殿试结束之后。

  大部分人就会等着吏部的文件,各自分配到职位上履职。

  一般刚刚考中的进士们都会分配到七八品的小官。

  肯定是没有资格见到皇帝的。

  大明朝唯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上朝,面见陛下。

  其余低品轶的官员只能等待上司将上面的旨意传递下来。

  有什么想法也只能通过程序层层传递上去,不可能让皇帝亲自直接听到。

  也就是说。

  一旦这次殿试的机会没有把握住。

  许多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见到皇帝第二面了。

  这么一说。

  那位学子更紧张了。

  一直来回转圈,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杨慎和李兆先两人只好苦笑。

  毕竟不是所有人家里都有背景能直达天听,知道宫里的情况。

  更多情况下。

  在民间,大多数人对天家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无非是锄地用金锄头。

  完全想象不到弘治皇帝其实和他们一样,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终于。

  辰时,钟鼓司巡礼。

  太监唱朝。

  萧敬身后跟着两名司礼监太监走出保和殿,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继位,上承天命,下顺民意,闻四海之安达,开九州之顺通,纳寰宇之英才,今值壬辰年抡才殿试,诸生听令......”

  “入宫!”

  一声洪亮声音传遍殿前,诸多学子声如山海,大浪滚滚。

  “学生,遵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最新章节,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