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

  朱厚照吃过饭后,马不停蹄就到了御书房,眼巴巴的陪着自己父皇批折子。

  弘治皇帝哭笑不得的看着献殷勤的太子。

  “说罢,这次又是什么事?”

  朱厚照学聪明了。

  他知道自己若是直接开口提提商税,肯定还是免不了和父皇争吵起来。

  所以就想在父皇身边陪着批奏章,逮住机会再开口。

  就算父皇觉得自己还小,考虑事情不周到。

  但只要自己多磨磨他,总还是有机会的。

  在朱厚照看来。

  朝廷里哪有那么多麻烦事?

  谁反对就都拉出去砍了不就好了?

  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嘿嘿,没事,我就是担心父皇每天处理那么多政务太累了,想多学学,好给您老人家分担点。”

  见朱厚照不说实话。

  弘治皇帝也懒得猜他的小心思,便开口道:

  “不管怎么样,说话也好,做事也罢,都要三思而后行,你是储君,又没有什么兄弟,考虑事情必须要周全。”

  “尤其是处理奏章,你不要小瞧这些薄薄的册子,每一封都是关乎万千百姓的大事!”

  若是放在以前。

  朱厚照肯定听到一半就不耐烦了。

  然后脚底抹油,赶紧跑。

  自从昨天和苏策一起做饭,吃了之后。

  他便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轻视了。

  “好,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谨记于心。”

  “凡事多三思,对吧。”

  朱厚照居然说了这么懂事的话。

  现在反倒是把弘治皇帝整的有点不会了。

  他细细的看了朱厚照一圈,看的太子爷都有点发怵了,才慢悠悠的说了一句。

  “好啊,没白送那么多先生去詹事府教你读书,有点进步。”

  “那一会父皇就带你去议事会,你来旁听。”

  内阁议事会制度是当初胡惟庸案之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雏形,然后又在建文四年正式形成的制度。

  太祖朱元璋取消宰相之后,由于工作量巨大,于是便召集一群能臣,每日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到但到了永乐年间中期以后,内阁职权便开始加重,并且兼管六部尚书。

  自此成为皇帝的最高决策机关和幕僚。

  而后,这些类似秘书的大臣就统称为内阁。

  其中最得皇帝信任的成为首辅。

  当今弘治朝,深受弘治皇帝信任的内阁大臣总共有四位。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华盖殿大学士,首辅刘健为首的,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和东阁大学士谢迁的三人。

  这三人曾被弘治皇帝夸奖为“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说的便是李东阳的谋略,刘健的当机立断和谢迁的能言善辩。

  而还有一位,就是朱厚照的老师,时任谨身殿大学士的杨廷和。

  一听到自己要去参加内阁议事,而且还有自己的老师。

  朱厚照就有点不乐意。

  “呃,那个,父皇,要不就让我下次上朝的时候跟你一起吧。”

  “和老师一块,我怕我紧张。”

  朱厚照天不怕地不怕。

  唯独对这个整天在自己耳朵边叨叨叨的老师杨廷和有点烦。

  其实这也是因为自己的父皇给他管教自己的权力太大了。

  弘治皇帝佯装生气的说道:

  “以后你若是当了皇帝,难道还要怕自己的大臣?这成何体统?”

  “既然你有心政事,那你就必须要和我去。”

  虽然他表面生气。

  但是实际上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这也是自己太子迈向处理政事的一大步。

  无奈,朱厚照也只能跟着父皇一起去议事会。

  ......

  文渊阁。

  四人早早的就到了,等着弘治皇帝。

  见到朱厚照的时候,还有些意外。

  不过,四个老狐狸倒是谁都没说话,等着陛下先讲。

  俗话说。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这条规则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在弘治皇帝看来,上朝只不过是给那些地下的臣子一个发言的机会。

  真正关乎大明命运的大事,还是要自己在这里和他们商议。

  很快。

  按照流程,弘治皇帝先开了口。

  谢迁和李东阳最为积极,在其中不断的给他提出意见。

  而刘健作为首辅,则是在关键问题上给予判断。

  其中杨廷和的岁数虽然和几人差不多。

  但由于资历没有那三人老。

  所以在里面听的比较多,只是时不时的发言。

  朱厚照起初听的还很是投入。

  动不动的还会插话,提出自己的疑问。

  不过。

  到了后面,还是开始慢慢的犯困了。

  “咳咳!”

  弘治皇帝猛地一声咳嗽。

  把朱厚照吓了一跳。

  他茫然无措的四处看了一圈,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在文渊阁里。

  还是当着这么多父皇的左膀右臂的面犯困。

  他揉了揉眼睛,厚着脸抬起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弘治皇帝看了眼朱厚照,然后说道:

  “诸位爱卿,不知道你们对商税一事有何看法?”

  朱厚照知道这是父皇故意说个自己听的。

  因为昨天自己提了建议,所以今天和大臣们商量一下。

  他顿时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跃跃欲试的在一边,随时准备插嘴。

  “陛下,臣以为,祖宗之法不可变。”

  “商税一事牵扯过多,还是要谨慎为之。”

  开口的是谢迁。

  他和户部尚书韩文的关系素来交好。

  现在牵扯到税收,隶属户部的税课司自然逃不开干系。

  朱厚照脸色立马就阴沉下去。

  他早就猜到了这些阁老们会反对。

  但现在发生了,还是很不爽。

  “你们难道不想想,为什么税收不上来吗?”

  朱厚照毫不犹豫的走到众人中间,一脸蛮横的大声发言。

  到了自己表演的机会。

  就算自己老师在又怎么样?

  反正我现在是在为大明做贡献。

  不爽?那你去找父皇啊!

  见周围无人开口,都诧异的看着自己。

  朱厚照也不心虚,接着大声说道。

  “我认为,现在大明税收最大的问题,就算只盯着种地的农民。”

  “既然你们都知道商户有钱,那为什么不向商户收税?”

  “从太祖的洪武朝开始便轻商税,天晓得那些商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究竟手里有多少钱!”

  “难道你们就只会收穷人的银子吗!”

  朱厚照的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话音一落。

  整个文渊阁都没人说话。

  四人不约而同的都从刚才的差异变成了吃惊。

  这还是以前的太子陛下吗?

  还是以前那个就知道骑马打仗的混世小魔王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最新章节,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