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祖父\/曾祖,秦老大人家出来了。”他的子孙急忙提醒他,又去帮他拦住秦家车辆。

  吕族长跟周老村长带人冒出来,道:“潘老夫子,您老可得慎言,别跟秦老弟提啥过分要求啊。”

  这死倔爱骂老头也不知道要干啥,一直守在这里不肯离开,他们问了不知多少回,这老头就是一个字不说,臭脾气跟嘴是比石头还硬!

  被问烦了,还拿手杖打他们。

  没法子,他们只能陪着一起蹲,免得老头说出啥歹话,害了整个泰丰镇。

  “二位老哥莫急。”秦爷爷忙让苗薄停车,掀起车帘说道,又问:“潘老童生这是有啥事找我?”

  言罢,下车,来到潘老童生面前。

  这一回,潘老童生不骂人了,是很正式地给秦爷爷行了一个揖礼,道:“秦老大人,老夫特地等在此处,是想请秦老大人出面,助咱们泰丰镇办镇学。”

  “长孙,你来说……”

  年纪大,说太多累,就让长孙来说。

  潘家长孙行礼,道:“秦老大人,我祖父几十年前就有办镇学的想法,奈何实力不足,所以未能成事儿。而您老封官后,我祖父觉得,咱们镇办镇学的时机是到了,所以冒昧拦车,提出此意见。”

  又忙道:“不会让秦家承担办镇学的银钱,就是请秦家牵个头,把全镇各村集合起来,共议此事。”

  “要是能谈成,潘家愿意出一块地,建镇学学堂。”

  啥?

  死倔爱骂还抠门的老头竟要出地给大家伙办镇学!

  吕族长跟周老村长惊得差点合不上嘴……这些年来,但凡谁家欠他一文钱束修,老头都能阴阳怪气的讽得你家全镇皆知。

  如今竟要给地?

  呵呵,他俩很怀疑,老头有啥阴谋,比如借机傍上秦老弟家,还想给秦家子弟们当夫子,以后好在秦家人面前摆夫子的架子!

  啊这?

  只能说,不愧是潘老童生教出来的,还真猜对了一半。

  但想要办镇学,拉拔农家子弟一把,亦是潘老头的毕生夙愿。

  “农家子弟不是没有科举的好苗子,是被埋没的太多,且让娃子们多读书,多去外头闯荡,方可改命。”

  “所以办镇学,让更多孩子能读书,是农家子弟改命的第一步。”

  “秦家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势力,所以老夫此番厚颜,请秦大人出手,助泰丰镇的娃娃、助咱们农人子弟改命!”

  “爹诶,您老慎言啊。”与秦爷爷差不多大的潘老大恨不得去捂住潘老童生的嘴。

  啥农人子弟改命?

  这话是能说的?!

  你就知足吧,你爹比秦二叔慎言多了。

  秦二叔冷笑:“呵,改命?老头,你以为改命是读书的?你以为读书科举就能高中?你以为高中了就能活着上任?你可知道科举名额能被……”

  砰!

  秦爷爷直接给了他一脚,打断他的话:“闭嘴,再大发厥词,老子就要你好看!”

  潘老大立马去扶潘老童生,老眼里满是孺慕与钦佩:“爹就是会说话,难怪能成为咱们泰丰镇唯一的童生。”

  结果他被打了。

  啪!

  潘老童生扇他一耳刮子:“老大,你这是埋汰整个泰丰镇人啊,这么多年了,泰丰镇只出了我一个童生,是自豪之事吗?!”

  这等丢人事儿,老大却当骄傲事来说,真真是无知无能还无再创辉煌的锐气!

  吕族长、周老村长齐齐后退三米,才开口:“秦大人、潘老童生,您二位都消消气,莫跟孩子计较……办镇学是大事,不如咱们选个日子,再从长计议?”

  秦小米在车内提醒:“爷爷,吕族长跟周里长说得对。”

  秦爷爷听罢,对潘老童生道:“潘老,您的意见,我听进去了,这事儿我会去找关书吏商议,若是可以,就选个日子,咱们把泰丰镇人聚起来,细细计议一番。”

  潘老童生似乎对这事很着急,很有执念,沉默片刻,道:“那三天后,老夫登门询问结果。”

  又深深一揖:“还请秦大人怜惜,沉势如虹之时,为泰丰镇做些事儿,老夫感激不尽,来生愿当牛做马报答此恩!”

  “潘老言重了,请放心,三天内,必给您答复。”秦爷爷扶起潘老童生,又邀请他:“潘老,我家送您一程吧?”

  潘老童生拒绝了:“不了,还有一堆子孙跟着,秦大人家的车坐不下,我让他们用木轮车拉我回去就成。”

  “成。”秦爷爷没再坚持,请周吕二老上车后,车辆动起来,朝着新大街行去。

  车内,秦爷爷询问了他们对办镇学怎办看?

  二老沉默片刻,很快就直言:“虽然潘老童生有为难秦大人之嫌,可办镇学,确实是有利于千秋的大好事。”

  “我们当然是支持办的,我们也愿意程度钱财与责任,不过秦大人要是不想掺和这事儿,那就……”

  别管两个字,两位本地老人实在是说不出来。

  只因这是损后代机缘的事儿。

  秦爷爷明白了,笑道:“二位老哥莫要为难,我也是想为咱们镇子办个镇学的,毕竟咱们这些前人活的就是个给后人创造机会、创造好事儿。”

  “秦老弟也愿意办镇学?”二老大喜:“秦老弟高义、仁善,是我们泰丰镇的大福星,哈哈哈!”

  笑声都传外头去了,道路上听见的人都吓一跳,嘀咕着:“哪家的老头啊?笑得这般猖狂?当心岔了气。”

  得亏没被二老听见,否则以他们的脾气,非得停车骂一顿。

  秦爷爷记挂着镇学的事儿,以及一桩他觉得很有必要做的事儿,是没回新大街的家,直接带着秦二叔、姜大郎等人去司吏坊,找关书吏。

  先说了潘老童生请他出面,联合全镇之力,办镇学的事儿。

  不等关书吏给出意见,又实在忍不住,询问道:“农哥儿,你觉得,在镇上办个乡武堂,可办得?”

  关书吏惊了:“岳父想办乡武堂?”

  秦爷爷点头:“细作已经潜伏快百年之久,咱们与东漠一战,必不可免,朝廷又颁布了禁迁令,咱们东北州人,一个也走不掉,必须得自救,尤其是咱们农人家。”

  “想自救,想有抗战之力,就得学武,学怎么打仗,所以县镇开办乡武堂,开办多多的乡武堂,属于必须要办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你向来聪明有主意,给岳父分析分析这事儿,可能办成?要怎样才能办成?怎么个办法?风险多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最新章节,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