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到时能不能再套出话,得到有用的信息。

  朱楹替身又一次成功演出了什么是老实的孩子。

  不吵不闹不抱怨,就在宗人府里老老实实的呆了半个月之久。

  这下,老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疑心太重,误会自己的儿子。

  于是又过了半月,朱楹的替身被放了出来。

  不过朱楹替身不允许返回封地,而是,被老朱留在了京城,换言之就是软禁。

  老朱决定,要好好观察自己这个儿子。

  确定这个儿子彻底没问题之前,在老朱这里是不可能放虎归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一件事,初城的事情,被蓝玉上奏给了老朱。

  老朱看到很是惊讶,初城的建立。

  于是派官员,准备到初城谈谈。

  老朱觉得,既然大家都是汉人。

  那就先理后兵。

  要是不接受朝廷的统一管理,在派兵也不迟。

  于是知道了初城的二十天之后,一队使臣,从金陵出发,朝着初城而去。

  朱楹对于这些事情都不清楚。

  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因为在朱楹的心里,扩建初城,批量锻造常规性武器改良的戎弩,才是他心中大事排在最首位的事。

  初城,在朱楹倾尽自己全部的人,扩建后的第二十八天,终于完工。

  一座占地面积达到五十平方公里大小,城墙高达十五米,城宽五米的真正巨城建成。

  同时,改良元戎弩也在初城,扩建后的第十五天,正式开始了批量生产阶段。

  这是,朱楹系统存在的第一百四十天。

  系统奖励臣民数量已经达到了每天一万四的规模。

  一个月的时间,臣民人口整整增加了三十七万六千多人。

  总人口已经接近九十万人。

  陆陆续续累计的积分有三千七百六十多。

  兑换了改良元戎弩制造图纸之后,现在还剩下二千七百六十点的积分。

  朱楹用两千积分,兑换了两名初级精英人才。

  一个是古代机械方面的名匠,马钧。

  这个五十连射的元戎弩最开始就是由马钧改良的。

  如今的现有的元戎弩,又是在马钧改良的元戎弩基础上,再次进行改良。

  因此,马钧对于如何制造现在的这种改良元戎弩非常感兴趣,并且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有这么一位名匠在,改良元戎弩的批量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初城臣民的不断增加,朱楹将城内的军队人数,开始增加到了二十万。

  现在军队数量庞大,秦良玉一个人来统一训练,明显感觉她有些吃力了。

  朱楹又兑换了一名初级军事型精英人才。

  这个被兑换出来的军事型精英人才。

  是大明中后期,赫赫有名的戚继光!

  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抗倭英雄。

  麾下的戚家军,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他可是一位难得的军事人才。

  戚继光的出现,帮助秦良玉解决了不少的压力过大的问题。

  朱楹决定将二十万大军,分为两支,交给这两名大将。

  秦良玉领十万大军。

  戚继光领十万大军。

  至于需要怎么样训练自己手下的大军,可以按照两人自己独特的方法。

  朱楹从来不过问。

  朱楹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给这二十万大军提供合适的武器装备。

  说白了就是提供改良元戎弩。

  朱楹决定将改良元戎弩,作为军队常规武器。

  所以将武器生产重心,全部都砸在这个上面。

  并且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制造。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朱楹就给二十万大军,提供了不下十万支戎弩。

  弩矢,铁矢也建造了许许多多。

  至于应该如何合理使用,这些元戎弩,根本就不需要朱楹操心。

  秦良玉和戚继光都是明朝中后期的名将。

  他们对于如何使用这种改良的元戎弩,比朱楹这个不怎么接触军事的人,要了解的更加全面。

  因此军队方面的事物,根本就不需要朱楹操心。

  所以在这一个月来,朱楹除了让臣民扩建城池,锻造武器之外。

  更多的时间,要让所有人都合理的规划城市。

  朱楹将原有的初城,分成内城。

  内城的城墙作为内外城的一道分界线。

  内城早已准备好,因此,根本不需要朱楹再去操心。

  至于还没有怎么规划的外城,朱楹基本上按照内城的规划,相当于同等复制。

  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朱楹将整个外城,分为东南西北四城。

  东城是住宅区,所有的民居都全部住在东城。

  西城,被朱楹划分为商业区。

  这是日后让臣民做贸易,或者和外人做交易的区域。

  虽然现在从目前来看是没有什么必要的,但是朱楹从长远来看,以后这一块区域必定会大有用处。

  南城是工业区。

  所有工坊的集中片区。

  任何的工坊只可以开设在这片区域。

  这样还可以防止对先用环境的不必要的污染。

  最后是北城,被朱楹定义为军事管理区。

  里面有大量的军工坊,装备制造各种武器装备。

  城中军队的军营也驻扎在这里。

  算是整个初城最重要的区域了。

  除了给城内做规划,朱楹对城外也进行了规划。

  分为种植区,专门由朱楹挑选作物种植。

  养殖区,专门养殖动物,后面配有草原,可以放牧。

  采矿区,所有必要的资源开采,会第一时间,在这里进行分类以及初加工。

  放在城外也是为了方便。

  并且还在这个外面,让一些士兵把手。

  总之,这一个月,初城再次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不论是在人数上,军队上,武器装备上,粮食上。

  和一个月之前相比。

  已经可以说是改天换地了。

  这个时候的朱楹,已经有了一些底气。

  现在可能还不可以和老朱叫板。

  但是和蓝玉硬碰硬,还是有些把握了。

  正因为初城扩建成功,领地的整体实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发展。

  此时,在草原深处。

  在草原上追击着蒙古人,面对自然风暴,只能无功而返的十万明军,在蓝玉和宋晟的带领下,开始准备返回大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胆!父皇为何造反!,大胆!父皇为何造反!最新章节,大胆!父皇为何造反!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