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王宫大殿,此时正一片寂静。

  魏王、太子、相国三人,听着面前从赵国回来的使臣的汇报,三人的心情都各不相同。

  赵国发生什么事他们已经知道了,自然也知道了魏芊在魏国边境遭遇的‘误会’。

  对此,三人的态度各不相同。

  魏王:赵国可恨!那个旁系之女魏芊也可恨!

  相国:这就是不听劝谏的后果!

  太子:小姑牛批!

  当然,太子会这么想是因为他现在还只是太子,有可以如此想的机会;如果他是魏王,那他估计又是另一种态度了。

  上方,魏王正强行憋着怒火。

  他在等赵国境内细作的回报,毕竟他手中的情报人员并没有经过整合,他需要综合好几个方面的消息才能得出结论。

  现在魏国的颜面已经悬在了半空中。

  如果魏芊最终能在魏国内找到,那这颜面还可以保住;如果魏芊依旧在赵国或者去了其他国家,那这颜面就得碎一地。

  还没有等到赵国方面的消息,他倒是等到了秦国方面的。

  魏芊带着孩子去了秦国,还是一个叫冯合的秦国县令迎接的……

  “砰!”

  魏王拿起一旁的用于放置笔墨的水晶底座,愤恨的往地上一扔。

  底座碎裂的声音,仿佛是扇在魏王脸上的巴掌声,嘲笑着他的愤怒和无能。

  “冯合?是那个背叛寡人的冯合?”魏王盯着前来汇报的官吏,后者犹豫了一下:“应当是的。”

  他属于魏王心腹,自然也知道‘冯合病故’的真相。

  魏王当即道:“派出杀手,暗中把冯合杀了!”

  所有人顿时一惊。

  虽然这个时代的杀手也可以做到暗中杀人,但这个‘暗中’只是对于府衙那些衙役和百姓来说的,实际上杀人的是谁,对方的情报人员绝对可以查出线索。

  毕竟这个时代,有能力养专业杀手或者请刺客的,天下就那么些人。

  “大王,秦国人一定会因此而针对魏国的啊!”邓古当即站了出来:“秦国的细作比我魏国的强,他们又故意将冯合安置在对魏国的边境县里,还在短时间内提拔为县令,这明摆着就是要引我们动手啊!”

  “难道就让他这么活着?”魏王当即愤怒了。

  我都已经对魏国其他人说冯合病故了,结果现在他在秦国当县令?

  更关键的是,他都不知道冯合什么时候当上的秦国县令,在那个边境县多久了,而这期间有没有魏国百姓去过那里听说过冯合?

  如果他是秦王,他就会一边让冯合当着县令,一边在当地把冯合的事情传播出去……

  一想到自己在魏国百姓中的形象可能因冯合一事而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魏王就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痛!

  这口气不出!寡人枉为王!

  “大王!难道要让魏国灭国不成?”

  邓古见魏王铁了心的要杀冯合,不得已说出了句狠话。

  “秦国与楚交战,不到一月便将楚二十万人打败,大王敢说我魏国比楚国还强吗?我魏国中谁比项燕还强吗?”

  “如果有,大王想杀冯合,老臣绝不阻拦!”

  这番话不仅没让魏王理智下来,反而愈发气愤了。

  眼看父王要牵连到相国身上,太子连忙道:“父王,魏国此时要注意的不是一介秦官啊!”

  魏王停顿了一下,好像想清楚了。

  是啊,那赵国才是需要考虑的,魏芊去秦国不管是因为什么,但这个原因绝不能是在魏国和寡人身上!

  “寡人要派人叱责赵王为何如此!”

  邓古和太子顿时惊愕,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疲惫。

  ……

  赵国邯郸。

  郭开正在和赵王商讨着组建赵国科学院的事。

  这让赵王心里无比怀疑郭开的目的:“相国,莫不是和武安君商量好了?”

  上一个建议自己组建科学院向秦国学习的,是李牧……

  “大王,臣现在见不到武安君啊!”郭开说:“但组建科学院一事,的确有利于赵国,据臣所知,武安君在雁门郡的军中,曾召集过工匠试图研究秦国人的东西,只是碍于物资和人手,几无进展。”

  其实进展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但相比于秦国商品的庞大整体数量来说就……

  而这番话,在赵偃心里又是另一个看法:

  李牧他召集那么工匠研究干什么?寡人都还没下令,他就私自研究?就算是为了赵国,他这也是越权啊!

  看着赵偃那沉思的表情,郭开表面上一副期待的样子,但心里却在冷笑。

  赵偃在想什么,他知道;他就是故意那么说给赵偃听的。

  他就是要趁着这段时间赵偃心里对李牧还有气,疯狂给他上眼药,不然等时间一长,赵偃万一哪天脑子开窍了又信任李牧怎么办?

  李牧只能当个打仗的将军,这是郭开对李牧的底线。

  看到赵偃许久没回复,郭开喊了两声:“大王?组建科学院一事……”

  “哦!”赵王回过神,点头应允:“寡人同意了,由郭爱卿你来负责,需要什么你只管调用就是。”

  “谢大王!”

  “对武安君那,你知道怎么说吧?”赵王说了句。

  郭开沉默一下,点了点头。

  赵偃眉头一挑,他似乎有些难为情?

  也是,他在对秦国的态度上,和李牧几乎是盟友了,让他还和以前一样替寡人针对李牧,着实有些为难他了。

  但谁叫寡人最信任的臣子,只有你了呢?

  “相国不必忧虑,寡人只是想让武安君明白,不要违逆君命,寡人还是很欣赏武安君的!”

  “臣知晓!”

  “若有机会,相国可帮寡人多劝劝武安君。”

  “遵命!”

  郭开心里乐开了花,这么一来,自己岂不是就有足够的理由跟李牧往来了?

  好啊!赵偃果然是自己的‘好朋友’!

  “报!”

  门口,一名王宫甲士跑了进来:“魏国使者求见。”

  赵王有些疑惑的看向郭开:“魏国好像没有递来文书吧?”

  按照规矩,使者来时,会有文书先行抵达,赵国境内的城池也会有人来汇报对方使者的路程。

  能有眼下这个情况,证明对方使者来得很急,是跟文书一同到达的。

  “大王,先见见再说?”

  “那就宣他上殿!”

  不一会,几日前曾来过赵国的那名使者走上殿来。

  见礼、递交魏王信件,一切都很正常。

  但当赵王打开信件后,看到那封措辞极其严厉、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责骂意味的信,他当即就愤怒了。

  “这是什么意思?”赵偃强压着怒火问道。

  使者沉默了一下,有些为难:“我家大王让我前来问一句:为何如此对魏国之女?”

  “他早前不问,寡人都把人送走了就来问了?”赵偃将信件甩到了地上:“这叫问?你怎么不说魏王是派你来骂寡人的?”

  其实事实真是这样的,只是使者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才没有说太多。

  可他哪知道魏王在信里也直接骂了啊?

  不等他说话,赵偃就直接叫来甲士,要将使者拖出去打一顿——杀是不会杀的,但打个半死是可以的。

  “大王且慢!”郭开赶忙劝阻:“他也是职责所在,大王不必迁怒于无辜之人,首恶是魏王啊!”

  是啊!首恶是魏王!

  两天后。

  使者赵王的回信回到了魏国。

  里面是一封言辞更加激烈的信,赵偃不仅说魏芊是被魏国赶去秦国的,甚至直接说出了‘魏女刚烈,更甚于魏国与汝’的话。

  “混账!”

  魏王愤怒之下,直接将信撕了个粉碎。

  按照道理来说,这件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顶多就让双方互骂一段时间,不至于让赵魏两国开战。

  双方的王没这么蠢,双方的臣子更不会同意。

  但……

  有郭开在,一切皆有可能。

  几日后。

  赵魏边境。

  一支一百多人的盗匪,从魏国越境来到了赵国,并且屠杀了赵国一个村子。

  赵偃接到汇报时,他正在召开着朝会。

  当边境县令的急报被当众打开后,赵国朝臣都震惊了!

  盗匪也是有原则的,他们会抢财物、会杀人,但一般不会越境杀人,因为万一惹怒了两国一起围剿对他们不利;而且也不会全部杀光抢光,这次杀光了那下次抢谁去?难不成要换个地方?

  赵魏边境几十年都没发生过这种事了,偏偏最近发生了?

  赵偃第一个想法就是魏王在挑事!

  于是他二话不说,直接下令道:“召武安君上朝!”

  “大王!”郭开跳出来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可否调查清楚再说啊?不然轻启战端,万一是误会岂不是……”

  “哪来那么多误会?”

  一个武将当即忍不了了:“此事不明摆着是魏王干的吗?相国就算是为了赵国和百姓考虑,那谁来替大王和赵国尊严考虑?”

  郭开还想说什么,但被赵偃满含杀气的眼神制止了。

  而赵偃也不是真的被气昏了头,下令让人去边境查清楚情况。

  朝会上,李牧被解除禁足,重掌权力。

  两天后。

  去边境查看情况的探子回来了。

  凶手确定无疑,是魏国境内的一伙盗匪,不仅在凶案村子里发现了他们遗留的痕迹,探子还通过当地一些魏国人了解到,那伙盗匪似乎与当地官员有关系。

  这下着实把赵偃气到了。

  连带着原本想制止战争的郭开,也在李牧那略带怜悯的目光下被赵偃骂闭嘴了。

  其实李牧也觉得此战不应该打。

  但魏国人都这么干了,王命也来了,身为赵国将领,他不想打也不行。

  当天,赵国使者带着一封宣战文书去往魏国。

  李牧也在邯郸城外的大营里点兵点将准备出征。

  ……

  当赵国要对魏开战的消息传到秦国时,李缘刚从蒙家出来。

  他将第一批药给了蒙冥,并亲自叮嘱他服药。

  至于那些服药的方法,是他跑遍了湖湘省二十多家三甲医院,去看过了一些病人的病情和医嘱记录后、找到的一个病情和蒙冥最为相似之人的服药方法。

  蒙冥说幸运也幸运,李缘观察到的那个和他病情最相似的人,也没有到需要动刀的程度。

  但说不幸也不幸,他得的病哪怕在后世都根治不了。

  李缘跟蒙冥说清楚了,哪怕吃药缓解病情,也只能再多延长3~5年的寿命。

  但蒙冥看得很开。

  “能再多三年,已是邀天之幸了,冥不敢再奢求。”

  去王宫的路上,李缘情绪有些低落。

  他都能穿越时空玩弄空间了,还能跟始皇谈笑风生;但他毕竟不能长生,也就身体比普通人健康些,现在连救蒙冥也无法救彻底。

  “你来得正好。”

  嬴政将一封国书给了他:“魏国人希望大秦能支援他们。”

  等看完赵魏开战的原因后,李缘是有些不能理解的。

  “就因为互骂了几次,魏王就派人挑事了?”

  说起这个,嬴政心里对郭开真是喜爱极了!

  因为他知道,这事就是郭开在中间挑拨的。

  他让秦国玄衣卫在魏国撺掇了一些盗匪,然后把握好时机让人在朝会时说出来,把事情摆在明面上,也是把赵王架在了火上烤。

  关键是,他居然还能表现出一副为大局着想最后不得不听赵王命的态度……

  真是,深得寡人之心意!

  一旁。

  李缘忽然就真切感受到了统一天下的伟大。

  因为赵王和魏王的骂架,两国就能因此打起来,中间苦的不还是百姓吗?

  这还是在以七个大国为主导的战国时代,在那个春秋时代,战争更为频繁。

  比如“卑梁之衅”的故事。

  曾经楚国和吴国边境,两国有两个相邻的村子,有两个小女孩因为采摘桑叶而发生了争执。

  先是她们两个打架,然后是两家打架,后来两个村子打架,后来消息传到双方边境长官那里,他们直接带着各自城池驻军也打了起来。

  到后来,这场两个小女孩的争执,直接进化成了吴国和楚国的一场国战。

  虽然那场战争有政治因素,但这导火索的方式,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春秋战国,在后世历史书上或许只是几个单元;可实际上,那是这个时代百姓几百年战乱的悲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缘不自觉的感慨了一句。

  嬴政忽然停下了笔,仔细思考着这句话。

  他从这句话里想到了更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