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一直在成都府附近有留下大量的蜀军。

  这些蜀军,不但担负着保护成都府的职责。

  同样也是成都府的眼睛。

  他们将成都府附近一切的风吹草动都看在眼里。

  有任何外人前来都会经过他们的眼皮子底下。

  如果是一些流寇到来。

  那么他们可以不经过任何人的同意。

  直接将这些流寇斩杀。

  至于那些外来的商人,他们在暗中查探一番,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就不再继续管了。

  但如果有明显是做官的人到达成都府附近。

  李恪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之前房玄龄来到这里的时候。

  他就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

  而这样的情况,如今也再次发生。

  狄仁杰自认为行踪隐秘。

  实际上在进入蜀国之后。

  他的行踪就已经被李恪掌控。

  在蜀国。

  李恪不允许有任何在他掌控之外的事情发生。

  虽然说探子并没有明说狄仁杰的身份。

  但李恪也已经猜到了。

  蜀国这边现在根本不缺官员。

  目前最缺官员的地方,一个是骠国,一个是南诏国。

  房玄龄去了象雄王国。

  临时改变了注意,准备在象雄王国常住一段时间。

  目的是为了治理象雄王国的情况。

  现在的象雄王国,虽然说国家还存在。

  国王也依然在王位上。

  但实际上,已经和大唐的领土没有任何区别。

  南诏国则暂时被搁置下来。

  如果不是因为李恪已经占领南诏国,并且宣示了主权。

  恐怕现在南诏国也已经陷入战火当中。

  事实上即使是如此。

  南诏国依然不可避免遭到了战火的洗礼。

  在他南方,几个小国已经盯上了南诏国的大片土地。

  虽然说,他们都是一些小国家。

  然而就是因为这样。

  他们才会第一时间动手。

  然后抢了一些东西就跑。

  就跟当初骠国的做法一模一样。

  因为这些国家的面积实在是太小了。

  所以一个国家也就三四座城市。

  兵力自然也不会很多。

  大概几万兵力。

  这样的小国家。

  别说是和曾经的南诏国相比。

  哪怕是被蜀国轻易消灭的骠国也比不上。

  李恪也就是没有兴趣对这些小国家动手。

  不然一天时间。

  他就能那些小国家全部消灭。

  这些小国家倒是也很团结。

  知道自己很弱小。

  所以他们干脆联合起来。

  也没有打算占据什么地盘。

  只是打秋风。

  打完秋风就跑。

  他们丝毫不跟大唐的助手军队交战。

  就仗着自己国家的兵力少。

  跑到南诏国的地盘,打劫一些粮食和金银财宝就跑。

  可以说将猥琐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因为这些打劫的行为没有给蜀军造成任何威胁。

  再加上他们人数少,抢劫的东西也不多。

  偶尔抢劫失败,也会留下大片同伴的尸体。

  别说是精锐的蜀国。

  哪怕是让骠国军队上。

  也能够成功将这些小国家全部消灭。

  毕竟从实力层面上,这些小国家根本就是在垫底的程度。

  他们倒是也不贪心。

  只是沾一些小便宜。

  这就让李恪有些头疼。

  专门去打吧。

  不值得。

  就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粮食和资源。

  就发动大军去占领那些小国家。

  打下来肯定是能打下来。

  但耗费的资源和人力物力加起来。

  都比能得到的资源多出来无数倍。

  但是不打吧。

  这些国家的小股兵马就像是苍蝇一样烦人。

  一来二去的,大唐这边的损失倒是不多。

  但是军队会被折磨的苦不堪言。

  李恪也觉得有些麻烦。

  短时间内,他不想继续扩张地盘。

  现在已经有的地盘,就有点管不过来了。

  再继续扩张地盘。

  就更没有人管理了。

  而那些没有人管理的地盘。

  很容易就有人带头造反搞事情。

  到时候这种事情传出去。

  说他名下的地盘混乱不堪。

  这对于他的名誉,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李恪倒是不在乎这些。

  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子民受苦。

  所以。

  李恪考虑之后,只让苏定方带兵将那边打一遍。

  但是不征服。

  只是简单的打一仗。

  告诉外界,他不是好欺负的。

  别什么阿猫阿狗都在他头上跳来跳去。

  现在他也就是没有功夫理会他们。

  等他抽出时间和空闲。

  他会让那些人知道,惹怒他是什么下场。

  眼下新年将至,李恪也不想多生事端。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处理一下最近得到的好处。

  别的不说。

  光是那些得到的地盘和资源,就要好好处理一下。

  这些资源。

  基本上都是从几个国家的皇宫里得到的。

  虽然说这几个国家的实力不强,百姓的生活也贫弱。

  但他们的皇宫里,依然有大量的资源。

  不管是粮食还是金钱。

  不过这些国家的金钱,跟大唐的金钱都不一样。

  一般来说。

  其他国家缴纳大唐的岁贡,都是以物品的形式上交。

  或者说金银。

  此时已经有了金银的贵重物品。

  这些国家的货币系统跟他们这里是不通用的。

  但是不少资源还是通用的。

  李恪在统治了这些国家之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统一货币系统。

  货币的流行必须要进行一统。

  不然以后这些国家和大唐这边的交易,都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而如今统治的这些国家。

  对于蜀国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麻烦。

  之前,蜀国的经济来源基本上就是依靠那些便宜的丝绸和布匹。

  还有就是多余的粮食的出口。

  之前的骠国、南诏国还有象雄王国,都是李恪出口的重点对象。

  在有了蜀国商会之后。

  李恪也开始逐渐将这些生意的重心转移到国内。

  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外的倾销。

  只不过现在占领的这三个国家。

  还是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资源消耗。

  如今想要解决这些资源的消耗。

  要么就是将这些生意铺展到全国范围内。

  要么就是继续往外扩展。

  如今蜀国商会的发展还不够。

  给予那些普通民众的补偿和安排也不行。

  一切都还没安排到位。

  直接将所有的资源倾销到国内。

  会导致国内的经济体系崩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最新章节,大唐:从流放皇子到千古暴君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