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边城,秋高气爽,层林尽染。

  将军府。

  方枭见到突然出现在他屋里的几个年轻人,丝毫不意外。

  姜隽承神色颇为复杂地看了他一眼,取出圣上密诏,客气道:“方将军,请您过目。”

  密诏很简单,墨胤委婉提到方枭年事已高,特许他解甲归田,回京颐养天年,

  至于戍边大军他不用担心,姜家有子,文韬武略,惊才绝艳,可堪大用。

  方枭戎马半生,墨胤上门就要他交出兵权,真是好不要脸。

  说起来墨胤其人,惯是不劳而获,最是擅长让旁人替他做事,比如他那几位兄弟,挖煤挖矿种田养马,辛辛苦苦干了十来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更离谱,他连亲儿子都是墨王府替他养大的……

  方枭飞快地看完密诏,扔到一旁,问:“承哥儿,你可怨我?”

  那自是怨的。

  于公,方枭为了所谓的占嫡占长为正统,为了方家的一己私利,和豺狼做交易,给岳家军扣上了“叛国通敌”的莫大罪名。

  于私,方枭断了他和岳清欢的姻缘……

  方枭执起桌上茶壶,倒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老夫对不住你,亦是对云起心怀愧疚,这一杯茶,替我给你岳父捎去歉意。”

  姜隽承神色微赧。

  这些长辈们好像约好了似的,默认他还是姜雪璃名义上的夫君,岳将军每回看他都像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姜隽承很优秀,他也很优秀,为何大家不能一视同仁,把他也许给阿璃呢?

  墨司烨酸的不行:“阿承,说正事。”

  正事有点儿波折。

  为了防御匈奴,整个边城大约部署了三十万兵力,其中方大将军手底下掌握着十万戍边军,为本朝武将之最。

  当然,方枭远比不得岳云起的风光,镇国大将军岳云起当年除了王牌岳家军,他还有权调动各地兵马。

  不过,十万戍边精兵强将岂能说给就给?

  就算方枭愿意给,姜隽承接得住吗!

  但问题不大。

  姜隽承似是漫不经心地与墨司烨谈及双凤之变,谈及凤后再次败北,谈及墨尧一家,谈及方烬寒。

  锦城来信,墨司渊冷漠的性子变了许多,事无巨细地在信上说了很多旁人无从得知的事儿。

  十万南征军进京救驾是老百姓夸张的说法。

  偌大一个南城满打满算也就三十万大军,南征军大概有个八九万吧,进京的有五万,够用就行。

  凤琳琅那一剑没捅进去,

  骄傲的凤后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

  凤后没了,如何处置墨尧是个问题。

  墨胤登基以来,以仁政治世,他那些个兄弟除了争储时自相残杀死掉的,活下来的都流放边疆给他当免费苦力工了。

  废太子墨尧蛮可怜的,大半辈子活在凤后的支配下,吃穿住行,娶妻生子,连谋权篡位都只能当个工具人。

  墨胤再三斟酌后,把墨尧一家打发去了沈老爷子的老家,南越之地——那边山多偏僻,穷是穷了点,气候好,水果多,人热情,墨尧有福了,去了南越还能实现水果自由。

  方烬寒把巡捕营步兵拱手让给岳怀予,无意间倒是替方家争取了个从轻发落的机会。

  圣上秋后算账的名单有方家,论功行赏的名单有他,

  方烬寒舔着脸,说他是他,方家是方家,方家该罚就罚,他该赏就赏。

  墨胤顺势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羞答答地说他中意姜羽兮,求圣上给他保个媒。

  姜家三个儿子替圣上办差,养大的姑娘是圣上亲儿媳妇,姜家如今在锦城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墨胤表示他顶多帮方烬寒探一探姜峰的口风,成不成不敢打包票……

  方枭听懂了。

  姜家两个妹妹最是崇拜她们的大哥,姜隽承若是点头,这亲事就算成了一半。

  想要姜隽承点头,方枭要先点头。

  大儿子好不容易有娶媳妇的心思,他年纪也大了,是时候回锦城替方烬寒张罗亲事了。

  古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今有墨胤杯茶收兵权。

  姜隽承带着两万戍边军回临安镇。

  匈奴右贤王和左将军死在李玉芳手中后,左贤王乌海怒不可遏,亲自出马,增派了两万兵马,围困风云山庄。

  岳夫人及岳家嫡长女岳清瑜从草原带回的一万骑兵,在中原英雄无用武之地,守得极是艰难。

  姜隽承回临安镇,王宴和墨司烨领着三万戍边军直奔阴山。

  十月初十,十全十美的好日子。

  左贤王乌海率领五万大军一步步推进,与岳家军的战斗进入白热化,却突闻噩耗,

  来自中原的墨指挥使和大理寺少卿王大人,打到匈奴老巢,活捉单于乌维,屠了匈奴一座城!

  墨指挥使和王大人派了个脚力快的匈奴骑兵给乌海带话,他们去一趟匈奴不容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若是乌海不投降,他们每日屠一座城玩玩……

  乌海毫不犹豫地投降了,生怕耽误一秒那俩疯子把他们匈奴屠杀灭族了……

  停战。

  十月十一,乌海签下《玉门条约》。

  协议内容包括匈奴向本朝割让土地、支付巨额赔款、每年朝贡珍宝财物及马匹美人等,从此臣服于中原王朝。

  十年光阴一场梦。

  十年前匈奴趁虚而入,来势汹汹,打的岳家军措手不及,岳家军遭受重创,不得不改名换姓,成了个民间组织风云会。

  十年后方枭大权在握,凤后再次利用匈奴想除掉岳家军。

  上一辈机关算尽,把天下当做一盘棋,把所有人当做棋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

  姜雪璃这一群年轻人是棋子,也是变数。

  中原平定内忧外患。

  匈奴元气大伤,退回阴山。

  他们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但死去的人不会复活了。

  姜雪璃一行近两百人来的边城,如今有一百多人长眠玉门山上。

  张三李四老王,张大虎李玉芳。

  忠心耿耿的护卫和锦衣卫,姜雪璃甚至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还有数不清的岳家军好儿郎们。

  玉门山上,一个个隆起的土包,密密麻麻,刺得人眼睛生疼,疼得止不住流泪……

  ——正文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恶女与纨绔,双向奔赴的暗算,恶女与纨绔,双向奔赴的暗算最新章节,恶女与纨绔,双向奔赴的暗算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