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夸赞了其帝王心术,这什么是帝王心术,长孙无忌不想去仔细的深思,他怕思考出来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几个外甥了;

  还是妹夫好,这天底下没有人能够“功高震主”震到他,因为他是天底下功劳最大的人,不需要什么“帝王心术”而已;

  长孙无忌这一生也就只接触到过两个皇帝,一个是残暴的隋炀帝,不过那都是到道听途说的,还有一些现实的灾难;

  虽然和隋炀帝的距离很远,长孙无忌对于这位前朝皇帝也是更加害怕的,因为他真正的是喜怒无常,一念地狱;

  第二个皇帝就是自己的妹夫,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

  说实话,长孙无忌从来就不怕来自皇权的威胁,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皇权保护伞之下;

  他在贞观一朝,所有的不痛快都是来自自己那些有才能的同僚,他有时候不自觉地就会产生嫉妒;

  总觉得自己才应该是皇帝妹夫身边最重要的人,可是长孙无忌拦不住那些有才能的人,他就是有些酸,有些嫉妒而已;

  所以长孙无忌从来不觉得自己上头会有什么威胁,在他心中最大的想法就是:皇帝妹夫身边最重要的人只能是我。

  况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自己的皇帝妹夫去世,那接替皇位的也是流有长孙家血脉的皇子啊;

  不说别的吧,自己作为舅舅,长孙家富贵总是无忧的;

  可是谁能想到呢?哦,自己谋反了,妈耶,自己谋反了!

  长孙无忌想起自己谋反的事情现在非常的淡然,哦,自己还自杀了呢,长孙家还被牵连了呢

  未来真是好好玩儿哦!

  长孙无忌虽然在心里一直调侃着自己,但不可触及的寒意从后背上爬出来,第一次,他真切的感受到了皇权的恐怖之处;

  不是在那暴君隋炀帝身上,而是在那个未曾登上皇帝之位的外甥身上。

  他现在的心神终于从盯着有才能的同僚身上,慢慢地注意到了在自己头顶上的帝皇之剑;

  自己虽然是在皇权的保护之下权倾朝野,但自己终究不姓李,而未来的皇帝外甥虽然有着长孙家族的血,但他终究姓李啊!

  房玄龄也很难受,他从天幕上知道自己的儿子们一个好下场都没有,他又无颜面对自己的恩主,夹在其中实在难受;

  未来还不如不知道的为好,房玄龄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顺从本心的做事;

  他很想从天幕这里知道更多关于后面发展的消息,但是又十分惧怕得知;

  房玄龄是一个心志坚定的人,此时此刻也起了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六位申国公高士廉,

  高士廉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的舅舅,出生于公元575年到公元647年;

  他是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高劢之子。

  高士廉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妹妹就是嫁给了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当妻子,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长孙无忌,女儿就是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

  但高士廉的妹妹并不是长孙晟第一个妻子,长孙无忌也不是长孙家族的嫡长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妹夫长孙晟去世之后。

  他妹妹带着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母子三人被迫的从家里出来,高士廉将妹妹、外甥全都接到自已家中抚养,他对待长孙皇后母子三人的恩情深重。

  高士廉见唐国公李渊嫡次子实在是少年英才,便决定将自己妹妹的女儿许配给他。

  因为这次主动的许配,高士廉得罪了隋炀帝杨广,被发配到岭南;

  不过这也是阴差阳错的躲过了一劫,因为随后农民不堪被压迫,就爆发了一系列的起义,随后中原大乱,高士廉正好远离了战乱纷飞;

  他是唐初的宰相,高士廉在年轻的时候更是隋朝的官员;

  按照高士廉的年龄,他应该是唐国公李渊的大臣,按道理来说他做的最大贡献应该是跟着李唐打天下,但实际上,他是参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忠心的大功臣;

  公元631年,也就是贞观五年,高士廉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

  因为他在唐初有着宰相辅助安邦的功劳,再加上他也算是皇亲国戚的身份被列为凌烟阁第六功臣。

  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病逝,皇家追赠他为司徒、并州大都督,谥号为“文献”,陪葬昭陵,配享太宗庙庭。

  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追赠高士廉为太尉。】

  此时还活着的申国公高士廉有些尴尬,很显然,他知道沐沐姑娘对自己没有什么感觉;

  和那些奇人相比,自己的能力可能大概也许并不怎么突出,天幕提起自己不咸不淡的语气,高士廉也知道这个在后世可能自己也是因为长孙皇后的舅舅才被人熟知;

  但是吧,沐沐姑娘说话确实有些不中听呐,宰相之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加上皇亲国戚的身份才能位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六位;

  有些许尴尬,高士廉也有些头秃,整个贞观朝堂都被沐沐姑娘搞的有些一愣一愣的;

  这傻孩子,怎么什么话都要说出口,沐沐姑娘不是喜欢陛下吗?为啥还一点面子都不给陛下亲近人一点面子;

  这“皇亲国戚”四个字每次都是脱口而出,不过不是外戚的臣子们心里有那么一丝丝的痛快哈,这种排名不可能严格按照功劳,其中利益复杂纷乱;

  不过像是“房兄”和“杜兄”他们俩人的功劳之大,就算是皇亲国戚也压不住;

  说来说去,他们几人的功劳并不能压下去服众而已,不过像是这两位良相谁又能比得过呢?

  如若不然,房玄龄和杜如晦也不会排名在高士廉之上;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七位鄂国公尉迟敬德,出生于公元585年到公元658年,字敬德,他是朔州平鲁下木角人;

  他是唐秦王殿下的忠武之将,是唐朝的开国功臣,非常着名的大将军;

  提起尉迟敬德,总会有人会说隋唐的另外一位名将程咬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