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对我有恩,这恩情就像是洗脸盆当中的水。

  但是你暴虐的儿子动不动的就将我们家全部给打砸一番,造成的损失比那一缸子的水还多。

  ……

  这笔账根本就没办法算啊,你的恩情我承担了,我也承担你儿子作下的孽。

  可是因为天生的不对等关系,在外面我竟然只能够承认你带来的恩情,而一点都不敢说你儿子带来的坏话。

  这实在是让人有点憋屈。

  不是不感谢您,只是心里到底有些意难平。

  因为您说的是那样的好,可是我们不仅没有得到反而更加的困难。

  官员也是这种感觉,明明他们才是官,结果此时此刻还是想发出一声呐喊,为什么您老人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给自己儿子们那么好的待遇,俺们凭本事挣来的钱为什么就不能享受享受。

  给你们老朱家打工实在是太晦气,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还天天有着性命之忧。

  你想让我们成为清官,但是好歹你踏马的俸禄给足啊。

  让我一家老小都能够吃饱穿暖,有一点官宦人家的样子啊!

  而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娇儿恶卧踏里裂。

  你都没有解决我的后顾之忧,却想让我的命都奉献给你。

  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

  况且您这双标的也太明显了,我们犯了一点错,动不动就是抄家灭族。

  就算没有犯罪,家里的钱财也是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也按时交税。

  可就因为这样,什么也没做错,因为您老人家觉得我们这种有钱人就是欺压百姓的,就觉得有钱是罪过。

  看我们怎么看都不顺眼,就算夹着尾巴做人并且不断的帮助乡里乡亲,您还是看我们不顺眼。

  最后找一个理由,借助一个案子,就将咱们拿下。

  可是归根结底,就是不服!

  就算你是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人,俺们表面上惹不起,但是心底就是不服。

  你又看不透俺们的心,不服就是不服。

  自己那群败家子们的屁股都擦不干净,明明俺家虽然有钱,但是也回报国家了。

  让乡亲们有一条路可以走,有一条桥梁可以走!

  凭啥你认为我们压迫百姓就压迫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道吗你,你这个老登……

  哦不对,你是陛下,你就算没有调查那也是有发言权的。

  洪武帝的威势十分的庞大,他的功劳也十分的厚重,但是这些功劳上的黑点一直也抹除不掉。

  太注重亲情,没有远大的眼光。

  更重要的是他比以往的皇帝更将大明当做自己的家。

  这是我的家,我将我家里面的财富分给我的子孙后代怎么了?

  家天下的意思比以往的更加浓厚,所以也会导致许多头重脚轻的政策出来。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政策迅速的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就算他的子孙后代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都没有办法。

  因为已经壮大了成千上万倍,除非改朝换代,要不然根本就没有办法剔除。

  你能说老爷子是错的吗?

  可是在当时看来他已经做到最好了,只不过是能力不够,看不清也看不见下面人的小九九。

  也看不到外面日新月异的发展,他思想的局限性让大明的整体思想也跟着更加的收拢。

  大明的文武百官也觉得自己只要躺在大明身上,那一切都无所畏惧。

  他们心里当然不忿,因为陛下的双标!

  没错,不是陛下眼光短浅,而是眼前的陛下实在是太双标了。

  是亲人,就像一个老母鸡一样张开翅膀将亲人全部都护在羽翼之下。

  不管犯了什么错误,想方设法的开脱;

  而只要不是他朱元璋的亲人,不管你犯没犯错,只要是他想,都可以把无辜的你牵扯到大案子里。

  就是为了肃清朝纲,就比如着名的空印案。

  陛下错了也不承认错,官场的潜规则陛下不知道,那就雷霆大怒。

  可这制度一开始也是错误的,你老朱……蛮不讲理。

  想要用空印案实现你的政治目的,却卷入了无数没有后台很迷茫的小官。

  动不动就牵连,然后去杀危害大明的大官。

  前面的人都是炮灰,可是这些官员其中死的人有些太冤枉。

  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朱元璋不在乎。

  可是真正的罪恶一旦涉及到他的亲人,立刻就叫停,而且光明正大的包庇亲人。

  这让本来就干的多拿的少的官员心里开始生气不满。

  但是谁都害怕朱元璋,没有人敢和这个开国之君对着干。

  在洪武一朝,陛下独断朝纲!

  不敢明面上对着干,私底下偷偷的干,但是陛下还有一些暗戳戳的小手段。

  妈的,老喜欢监视大臣。

  就连你夜间和那位小妾交流人生,上了几趟茅房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实在是,实在是,哼!

  被监视是什么滋味,大明朝的官员可是非常的有话说。

  上朝的时候面对暴躁的陛下那叫一个胆战心惊,每天提心吊胆的。

  下值了回到自己的家好好享受一番都不成,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家里人那位下人就是陛下的探子。

  若是陛下心情不好,而你又恰好当天吃的比较好被府邸里面的探子报告给陛下。

  呵呵,你死定了,洪武大帝不仅独断朝纲,他还有些小心眼。

  见不得底下的臣子吃的好,你要是吃的好,就会联系到百姓吃的不好。

  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但是陛下他不讲理啊。

  一生气他是真的会因为这点小事情记你一笔,到最后哪天祸到临头都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失了圣心。

  这也不怪哪些儒学读书人看不起这位古往今来第一人的皇帝。

  觉得他实在是草莽出生,果然是……

  哼!

  当皇帝还这么的上不得台面。

  竟然还管大臣家里吃什么?

  实在是过于的,过于的小家子气。

  这当然是大臣埋在心底里最深处的想法。

  虽然心里不服,还觉得很生气,但是大家可不会和自己的九族过不去。

  怨恨君王,这可不是臣子该做的事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最新章节,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