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苏长生的解释,冯志高脸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然后他不得不承认,先生说的,很有道理。

  现在不要说是他,即便换任何一个人来,也不一定会做的比他更好。

  因为这种事情,大家之前从来都没做过。

  而先生之所以先让他自己做一遍,然后再指点他,其实就是为了帮他加深印象。

  让他能够清除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排版,这样排版到底有什么好处。

  但是,既然报纸从来没有出现过,大家都没有经验。

  为什么先生什么都知道呢?随便一说,就让人有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慨?

  只能说,先生就是先生啊。

  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者。

  冯志高重新回去,开始重新排版。

  而苏长生则是向李世民亲自求了一副墨宝,让李世民题了大唐月报四个大字,并且后面还写上了李世民的名字。

  有了这个题跋,就等于有了尚方宝剑啊。

  以后谁还敢给大唐月报使绊子?

  有了提拔之后,在苏长生的亲自指点之下,又用了两天时间。

  大唐月报第一期的最终排版,终于完成。

  接下来,苏长生印刷了十几份报纸。

  然后拿了一份,亲自送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大唐月报,从头到尾仔细观看了一番,顿时有种叹为观止的感慨。

  在李世民没看到样刊之前,其实心里已经大概有个印象。

  苏长生已经仔细给他讲解过报纸的形式内容,还有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对此,李世民也是十分认可的。

  但是在真正看过报纸之后,李世民才发现,自己好像还是小看了报纸的功能。

  这报纸,虽然篇幅不算太大,但是内容却是着着实实的丰富多彩啊,涵盖各个方面。

  几乎所有人都能在上面找到喜爱的东西。

  第一版的,通常是朝廷的一些政令走向等等的报道。

  各地的官府衙门自然是要看的。

  第二版的祖国山河,能够增长视野,相信很多人也都爱看。

  农业板块,是专门针对百姓的,百姓自然是十分喜欢看的。

  然后还有奇闻异事,额,估计这一版,不说所有人都爱看,也差不多。

  而后面的文学板块,诗词歌赋就不去说了,这是书生才喜欢的。

  但是后面的文章话本,这个喜欢的人,怕是也少不了。

  一份报纸,涵盖方方面面,几乎个个阶层的人,都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李世民相信,就凭苏长生的能力,用不多久,就能将报纸推广到整个大唐。

  很快让大唐人都喜欢上看报纸。

  而一旦达到这样的目的,万一有一天朝廷要举办一项制度,或者说要对付世家。

  随随便便在报纸上透漏一些风声,那么到时候世家有任何分辨的能力吗?

  没有!

  绝对没有!

  这可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出来的,百姓看管了报纸,是绝对会相信报纸的。

  世家之人,即便是想分辨都无从辩驳。

  这报纸的功能,实在是太可怕了。

  怪不得苏长生不敢撇开自己独自办报纸。

  苏长生自己不是做不起来,而是怕自己猜忌,不敢这么做。

  实际上,如果苏长生真的撇开自己,单独办报纸的话,自己会猜忌嘛?

  呵呵,他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答案自然是——会的。

  是的,李世民纵然一时不回猜忌。

  但是等他回过味来之后,必然会是猜忌的。

  因为如果苏长生想要毁谤朝廷制度的话,同样的也是可以的。

  但是只要报纸掌控在朝廷手中,那么这种事情,就永远都不会发生。

  看完报纸之后,李世民沉思了半晌。

  然后对苏长生说道:“苏长生,这报纸,朕刚刚看了,办的很好。”

  “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将报纸办好。”

  苏长生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既然李世民满意,那么苏长生就放心了。

  以后,每一期的报纸,都要先将样刊送给李世民看。

  等李世民满意之后,才能进行刊发。

  拿着样刊,苏长生回去之后,就让武城村的印刷厂,开始印刷报纸。

  第一期,苏长生准备印刷十万份。

  报纸才刚刚创办,第一次是卖不出去的。

  现在所有人连报纸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谁会花钱购买报纸呢?

  所以,苏长生准备的,这第一期的大唐日报,准备采取送的模式。

  每个地方的官府一定要送一份。

  各地的知名商人,当然是和武城商会有合作关系的商人,每人都要送上一份。

  士绅之家要送上一份,当地的贵族豪门要送。

  包括五姓七望等世家,同样要送。

  如果专门撇开五姓七望的话,倒是显得苏长生小家子气了。

  然后每个村子,都要送去若干份。

  现在大唐的教育,正在开始普及。

  随着教育部的成立,各地也越来越重视教育。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在苏长生的影响之下,开始更加注重教育了。

  所以,现在一个村子里甚至一个识字的人都找不到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一个村子,至少也有几个上学堂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都能够看得懂报纸。

  因为报纸上,绝大多数的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的。

  并且只要是苏长生写的,就尽量用常用字,很少用偏僻的字眼,就是防止人看不懂。

  短短五天时间,十万份报纸,便刊印完成。

  苏长生直接走教育部的渠道,在全国范围内,将报纸分发下去。

  现在的教育部,虽然并没有多少实权,没办法和原来的六部相提并论。

  但是现在也俨然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毕竟,各地从上到下,都要修建学堂。

  这些学堂,统一都归教育部管理。

  通过教育部的渠道,可以轻松将报纸传递到全国各地去。

  而至于将报纸送给谁,那就要借用武城商行的渠道了。

  大唐月报最先送出的地方,自然是长安城。

  在大唐月报问世之前,除了李世民、苏长生还有极少数工作人员之外,其他就连许多官员,都不直到大唐月报的事情。

  许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大唐月报,心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什么东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最新章节,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