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宁墨也没有接旨,皇上的赏赐更是分文不取。

  事实上,内侍宣旨后的第二天,宁墨就收拾了小包袱,和花生一人一马准备浪迹江湖。

  但李准这次学聪明了,天不亮就起床喂马,尤其是花生,被撑得翻白眼了都,李准还一个劲地喂食企图讨好它。

  于是,就跟正要去马棚牵马的宁墨碰了个正着。

  两人大眼瞪小眼沉默了一会儿,李准是因为“溜须拍马”被正主瞧见,还有些不好意思;宁墨则是懊悔,逃跑路上又要多一个目击证人了。

  好在李准很有眼色,将马给宁墨牵出来不说,还目送她上了马。

  如今宁墨简直就是他心中的战神,他恨不得多为宁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倒省去了宁墨多余的解释。

  不过上马之后,眼见即将出发,宁墨还是叮嘱了他一句:

  “你见过我的事情,切记不可同任何人谈起。”

  “哦哦,那是自然!属下一定会保守机密!”

  “宁将军此去...可是有重任...”

  李准一边悄悄打量着宁墨,一边在心里估摸,宁将军这次单枪匹马,不知道是不是去找鲜卑族报仇啊?

  毕竟蛮族五族之中,也就鲜卑族还没得到宁墨特殊的关照了。说不定宁墨这次就是去一视同仁的呢!

  宁墨摆了摆手,动作很是潇洒,但显得有些急切。

  “我出去避避风头。切记!”

  就这样,李准一头雾水,还不明所以。

  等内侍又去求了宁坚好几遍,甚至宁坚正准备找宁墨谈谈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女儿早就一溜烟跑得飞快,人都没影了!

  虽然宁墨没接旨,内侍也不能徒劳而归,还是将赏赐都留给了宁坚,让宁坚这个做父亲的替宁墨管理,最后才战战兢兢走了。

  如今走这么一遭,圣旨倒是宣了,却没起到预想之中的效果。

  照他来看,宁坚宁墨父女俩对皇上的赏赐和嘉奖并不买账,宁墨还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皇上想用这一个甜枣来弥补之前的好几个巴掌,怕是有些困难啊!

  对于女儿偷偷逃跑一事,宁坚倒并不生气,反而很能理解。

  他女儿这番功绩,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可以直接封侯了!

  如今只是封了个将军之名,赏赐也不过是那些玩意,与宁墨在战场上的厮杀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别说宁墨,就是宁坚,经过这一场大战都看开了许多。

  虽然大魏最终胜了,但也只是险胜,若没有宁墨分化五族势力,逐个击破,怕是他手下的这批西北军都要折损进去!

  而五族挑起战争的根源是什么?!

  固然有他们的狼子野心在,但最关键的,还是大魏国力微弱,圣上耳根子太软,朝廷硬气不起来,又不知韬光养晦发展生产,最终让五族有了可乘之机!

  虽说他们宁家的家训就是忠君报国,但忠君都是要拿人命去填的!

  尤其是宁坚想了想,好像之前他还将太子得罪了一番,再加上自家女儿那个直脾气,太子也许已经被得罪过好多次了。

  旧君就已经天天对他挑鼻子竖眼的了,若是等太子新君上位,更没有他们宁家好果子吃。

  若是再严峻点,二皇子或是四皇子上位,那结果...宁坚连想都不敢想...

  因此,宁坚现在也存了韬光养晦藏拙的想法,正想努力降低自己在皇上一家那的存在感。

  离开军营之后,宁墨也没有个明确的去处,京城她不想回去,军营又不是久居之地。

  思来想去,也许还是回到云城最好。

  857察觉到宁墨的心思,急忙提醒道:

  【大佬,现在你要回云城没什么问题,就是得注意点...】

  宁墨已经和花生在赶往云城的路上了,闻言下意识勒紧了缰绳,花生也把速度放了下来。

  “为何?”

  【大佬...你现在吧...在边关的城池中,知名度有点高,都超过你爹了...】

  听857这么说,宁墨才放下心来,左右不过是知名度嘛,顶多被百姓们送两个鸡蛋。

  至于四族奸细,若是他们有那个胆子的话,宁墨也不怕再教他们做人一次。

  虽然857有言在先,但宁墨并未想那么多,于是没做乔装,直接原样出现在了云城城门外。

  只是将身上的铠甲换了下来,换成一身玄色骑装方便行走。

  没乔装的后果就是,宁墨一眼就被守城的士兵认了出来。

  毕竟战报传到边关之后,边城的百姓是最早知道细节的。至于这个横空出世的宁小将军,几位太守一合计,可不就是先前天天在他们面前晃悠的宁家嫡女!

  无论是身份、行迹、还是作为,都是妥妥的宁墨风格!

  再一打听,果不其然,这位宁小将军还是位女郎,刚及笄不久,就已经上阵杀敌了!

  这下可了不得,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云城和周边几城的百姓都听说了,先前组建训练队的宁队长,竟然就是这次驱逐蛮族的宁小将军!

  他们何德何能,竟然能和那般威武的宁小将军同吃同住那么久!还能被宁小将军亲授功法!简直祖坟都要冒烟了!

  于是,战报传到云城之后,自那日起,边关几城就一直流传着宁墨的传说,宁墨也取代了宁坚在百姓心中的位置。

  在百姓心目中,宁坚是保卫疆土的人,但这位宁小将军,却是保护他们的人!

  他们好些流民的命,都是有赖于宁墨的提议,才被捡了回来甚至过上了如今安定的生活。

  让他们怎么能对宁墨不生出满心感激!

  宁墨与城墙上值守的几位士兵对视一眼,还来不及出声,就被几个人的欢呼声差点吓了一跳。

  几人一脸灿烂的笑,甚至从城墙上连蹦带跳地下来,一人去通报太守,两人则是朝着宁墨奔了过来。

  跑到宁墨跟前也不敢与她搭话,两人自顾自说着:

  “这就是宁小将军吧?”

  “是,就是宁队长!”

  “这也太威风了!不穿铠甲也威风!”

  “宁小将军的大刀呢?怎的不见带在身边?”

  “难道插在羯族大酋长的坟头了?不能啊!”

  两人议论纷纷,偏偏就是不敢凑上去和宁墨搭话,只在一旁用畏惧又崇拜的眼神时不时偷瞄她一眼。

  宁墨好不容易等到太守来,却见袁方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衣袍散乱,甚至眼中还有泪花,见到她,只有一句话:

  “宁墨,你留下来吧?”

  于是,宁墨就这么留了下来。

  军营的确需要她,但只要选贤举能,总会代有才人出,总不至于连个作战的主将都挑不出来。

  更何况,她爹宁坚现在还活着呢。

  一门父女声势太旺,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原主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如今父亲还活着,大魏还在,宁家一家也都还好好的,大魏保住了,宁家也算保住了。

  相比于在战场上,宁墨更喜欢待在边城里,每天训练训练边民,带着当地人发展一下生产。

  如今刚收回来不少地盘,正是需要人去开荒扩土,占住疆土的时候。

  而蛮族四族经过大战,也都伤了元气。平时就算来骚扰,经过训练的边民也足以应对他们了。

  就这样,宁墨在云城住了下来,甚至在兰城等周围几个城都有自己的住处,平时闲来便是到各个城里转一转。

  而后和太守们一起,带着百姓修建新的城墙,丈量新的耕地和牧地,一时之间也别有趣味。

  到后来,甚至将宁老太君等一大家子都接了过来。

  宁老太君她们先前在京中备受冷落,世家们惯会揣测圣意,对宁家多数时候都是不冷不淡,宁坚打了败仗的时候更是断绝了往来。

  如今看宁家重获盛宠,安远公家却被革去爵位,甚至判了个抄家,就连二皇子四皇子都狠狠受了罚,更是明白了京中的风向。

  (安远公家被罚是因为之前在军中挑事,嘻嘻,怕小可爱们忘了提醒一下子。)

  给宁墨说亲的人都快将门槛踏破,邀请宁老太君和宁家几位女眷的帖子如雪花般飞来。

  宁家几人实在不胜其扰,虽然都说边关条件艰苦,但想来也比京中待着舒坦。

  又被宁墨写信一劝说,就打包了家当都去了边关,和宁坚他们也算一家团聚了。

  宁墨在边关没待几年,857就传来了消息:

  【大佬,原主说...她想回来,不知道行不行...】

  宁墨倒是没有太多的情绪,原主芳年早逝,想要回来与家人团聚,也在情理之中。

  没多想,宁墨就点了点头:

  “可以。”

  “不过我有几句话要交代。”

  等原主回来的时候,顿时敛声屏气听着宁墨嘱咐:

  “其一,宁家可不参与夺嫡之争,但已无法置身事外。若到那一日,需力保太子登基。”

  原主点点头,宁墨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其中利害。

  “其二,边关可久住。宁家可世代久居。”

  原主也同样点点头,祖母她们在边关的日子又轻松又畅快,就连两个弟弟都长大了不少,自然要在边关安定下来。

  “其三,武艺不可废,兵书不可弃,壮志不可绝。”

  原主聪明剔透,连连点头。

  “其四,若是太子要纳你或是宁家其他人,需得坚决回绝。”

  原主愣了愣,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

  林林总总交代了一些,宁墨见再无顾虑,就果断抽身,离开了这个位面。

  对宁墨来说,这不过是短短不到十载光阴,不过是改变了大魏历史上的走向。

  但在她走后——

  宁家食素三年,原主宁墨终身未嫁,宁坚终老边关。

  雪狼队最终成长为大魏的精锐之师,成为了所有草原民族的噩梦,成为了大魏最后的杀手锏。

  原主后来也上过一次战场,彼时她已经三十岁,宁坚老矣,只能举荐了宁墨。

  宁墨这次倒是没有再抗旨不尊,而是干脆利落地领了兵上了战场,将边界上蠢蠢欲动的匈奴退敌百里。

  如此一来,宁墨一生戎马,也称得上有始有终了。

  军营里,李准也已经不再年轻,此刻也已经成了从三品将军,和徐威正追忆往事。

  两人都接触都宁墨,但恰恰接触的是宁墨的不同面。

  李准只见过战场上的她,而徐威只见过战场下的她。

  两人聊起前不久的战事,心头万般感慨,徐威叹了一声,道:

  “我上战场时日晚,未能见得宁小将军封狼居胥的本事。不过先前一见,已让我心驰神往...”

  李准喝了口酒,脸上逐渐笼上一层醉意,眼底却很是清明:

  “宁将军英武非常。没跟着她深入漠北,是你人生憾事啊!”

  徐威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那可是百年难遇的事情。

  自顾自闷了一口酒,徐威岔开了话头:

  “李将军,如今您功绩也有,本事也有,年纪也不小了,怎还孑然一人?”

  李准只顾喝酒,不再说话。

  大魏的历史少了一场浩劫,多了一丝变化莫测。

  只是一个节点的改变,但在往后的时日里,会让一切变得截然不同,激荡起波澜壮阔的风光,汇聚成风起云涌的浩荡。

  “同学们,大魏作为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能在战乱时期留下诗词已经十分不易。”

  “好在自宁墨封狼居胥之后,大魏逐渐安定下来,文艺创作也多了不少。宁墨本人也留下来两首十分新颖的词。”

  “但今天咱们要学习的,不是宁墨那两首耳熟能详的词,而是另一位武将的。

  他只留下了一首诗。但诗风细腻婉约,不同其他边塞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武将别样的情感。”

  孩子们已经开始齐声朗读起来:

  “无题 [魏] 李准

  晚日寒鸦一片愁,塞外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快穿:大佬救世忙,反派轻点狂,快穿:大佬救世忙,反派轻点狂最新章节,快穿:大佬救世忙,反派轻点狂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