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孙无忌说到这里,群臣大呼,实行了科举制就能促进天下稳定了?

  莫说是其他人就连坐在上方的李二,也忍不住眉头皱了一下。

  这辅机说的有点太扯淡了吧,自己只不过是让他们支持一下,让这人数多一些,你这马屁吹的可就有点过分了。

  看到来自所有人的不确信,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自顾自的把缘由说了出来。

  因为之前是举荐制度,这举荐制度暗箱操作的方式太多,就如同陛下所说的那样,有很多有才之人因为不会溜须拍马,因为没给钱,没有获得利益,所以终身都没有这个机会。

  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讲,只要能够有着一亩三分地,地里长出庄稼,再没有点儿天灾填饱肚子就可以了。

  其他的那些事情自己也不会去思考,升官发财,想都别想了。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但是这些想法对于这些有才之人,可就不一样了。

  熟读圣贤书,有了自己的想法便会去思考一些事情,这想法多了还没有向前的渠道,就容易搞事情。

  比如造反。

  造反?

  有的人直接惊呼,这事情竟然被他们说成这样,这也有点太大惊小怪了吧?

  并没有在乎众人对这件事不同的看法,自己依旧是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如果我大唐实行了科举制,有才之人不需要通过举荐,只要通过那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就可以选拔上来。

  这样一来,他们这群人便会安心的考试,学习,绝对不会考虑其他的事情,哪怕是这一辈子都没有考上,最后也只会怪自己实力不济,不会怨恨其他人。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整个天下达到一定的稳定。

  自己跟着陛下穿越到了大秦,又听到秦公子的讲述,又经历了这么多事,看过这么多朝代,学到了这么多的历史。

  长孙无忌发现,其实这历朝历代到最后造反成功的,都是这些有文化的。

  反倒是一些大老粗,也就是那些平民百姓,他们想要造反这成功的几率太低了。

  自从大秦时期,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说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掀起了华夏大地农民起义的标杆。

  只是经过历史的总结,能够发现,这群农民起义基本上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

  那是因为在他们的队伍中没有文化人做指挥,都是一群普通的百姓,哪怕是给了他们盔甲武器,都只不过是加强版的乌合之众罢了,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的浪花。

  反之若是这支队伍里有文化人做指挥,这事情就将会变成另一种模样。

  比如说就如同他们遇到的那个被称之为大明的皇帝,经过秦公子的一番介绍,又听到他说的那番话。

  他是什么身份,他们这些人又是什么身份?

  不过就是一个放牛娃出身,在整个天下最身份低微的一个人罢了,甚至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被活活饿死的。

  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最后参加农民起义在这期间不断的成长,最后建立了硕大的王朝,夺得了整个天下。

  其实除了自己不断的努力之外,也有很多奇人异士站在他的身边进行辅助。

  才得以让整个天下尽收眼底,而这些能人异士,哪个不是文化人?

  而在这聊天的过程中,自己又联想到了科举制,这群有文化的人才是王朝动乱之根源。

  反倒是那些平民老百姓根本就无足轻重了。

  经过了自己这一番了解,才得出了这一个结论。

  天下读书人稳定,整个天下也会稳定。

  天下的读书人不稳定,整个天下也会不稳定。

  这赵国公说的是什么歪门邪道,什么天下读书人稳定不稳定的,就他们这群人手无缚鸡之力还想要造反?

  主要是他们真敢造反,我大唐的军队直接派过去,就能将他们所有人通通碾压,根本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情。

  “陛下,微臣所讲的这些也不过是一个大概率小概率的问题,一群乌合之众我大唐的军队,能够轻松碾压。

  但是这群人若是有了将帅之才作为指导,我大唐前期征战的军队损伤一定会惨重。

  哪怕是最后真的能够碾压,于我大唐而言我大唐根基也会受损。

  所以说这群人对于我天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毕竟这么多朝代,关于这些百姓造反一事,长孙无忌又继续做着自己的总结。

  除非是朝堂的君王昏庸无道,才会逼迫自己的官员造反。

  就比如说那隋朝的皇帝因为一句歌谣,把整个姓李的大臣都要全部诛杀。

  为了自保,所以陛下跟太上皇他们才会起兵造反。

  若是这隋朝的皇帝不那么做,但凡不昏庸,百姓起兵造反,他们也会死死的效忠隋朝。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造反可意味着满门处死,但是当时的情况处于他们不造反,等待他们的也是必死无疑。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摩托车变轿车,

  哪怕是最后输了,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对于他们众人来说也是无怨无悔,毕竟他们曾经也战斗过。

  说道今日的这些事,联想到发生的这些,长孙无忌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全盘说出。

  经过这一番思考研究,若是大唐实行了科举制,对于大唐而言,利大于弊。

  此刻若是秦墨站在一旁,听到他长孙无忌说的这番话,一定会目瞪口呆。

  因为这句话还是当时自己看电视的时候,里面的一个皇帝,对自己的臣子说的这些。

  你们以为这科举制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吗?

  其实这选拔人才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罢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这些人圈尽在这书籍之中,禁锢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按照朝堂的想法办事,不再有其他的那些想法。

  等到日后到了一定的条件,给了他们这些人官职,他们这些人便不会再有其他的想法了。

  甚至只会为了自己头上的这顶乌纱帽兢兢业业。

  在这期间若是有其他的人想要叛乱,他们也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反对。

  这就是科举制实施之后,将他们这些文人全部收拢了进来之后,朝堂能够得到的好处。

  没有了科举制,也没有能够向上的动力,他们这些人便可以肆无忌惮想做什么做什么。

  所以说陛下,这科举制度对于我大唐来说,对于我整个天下稳定来说十分的重要!

  其实有些话并不是在后世才被人们说出来,有很多话在前朝也有人说过,只不过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这些话并没有被人们所熟知罢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最新章节,历代皇帝集结,互相辅助吊打世界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