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言官出列,奏请撤销窦婴的九门提督一职。

  逡巡众臣,秦政道:“朕昨日已召见窦婴,他主动提出辞去九门提督一职,朕念他任职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没撤他的职,罚俸半年,以作惩戒。此事无须再议。”

  胡惟庸和李林甫闻言,应了声是,退了下去。

  吏部尚书贾似道出班。

  “陛下,今年的巡盐御史该议定了,督察院拟了一份名单,让臣参详,请圣上示下。”

  “呈上来。”

  话音落,便有小太监过来,将贾似道手中的奏本,递给了秦政。

  秦政对朝中的官员,也认识了一些,但上面的官员,多是他不认识的,有一百多人。

  这些官员大都是在外巡察的御史,他们往往在外任职御史多年,每年由吏部负责,让他们更换一个地方。或是升职,或是降职,或是调回京城。

  由于对这些御史,秦政难以分辨忠奸,也难以确定他们的派系。

  虽说可以用系统兑换他们的信息进行判断,但人数太多了。不仅要耗大量时间,积分也不够啊。

  像这样的事,大都是由六部决议,给他这个皇帝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这……既然督察院让你参详,你可有什么看法?”

  闻言,贾似道眼中透出喜色,上前一步道:“陛下,过去三年,先皇令御史王次翁,连续担任两浙巡盐御史,此事不合制。

  “今年,督察院再次提出让王次翁担任两浙巡盐御史,臣以为,应当另择他人担任此职。”

  秦政脸现疑惑,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先皇让同一个御史连任同一地方多年,确实不合理。那就另派御史前往。”

  这时,右都御史胡惟庸捧着玉笏出列:“陛下,贾尚书所言甚是,臣也以为,连任三年巡盐御史不合理。臣推举御史王继先巡察两浙。”

  贾似道皱眉,刚想开口拒绝,左都御史李林甫出列:“臣以为,御史赵文华更为适合担任两浙巡盐御史。”

  贾似道眼眸一缩,心想岂能让你们捡了漏,忙开口:“陛下,臣以为督察院主事、前科探花林如海更适合此职。”

  林如海?秦政感觉这个名字好耳熟,正要开口,李林甫又忙道:“那林如海是江南人,岂能让他去,他应当避嫌。”

  贾似道忙反驳:“你那赵文华曾有玩忽职守,枉判冤案之旧弊,乃是先皇怜恤旧臣,重新起复之官员,岂能担此重任?”

  “可他毕竟是朝廷旧员,办事颇有经验,极具才能,先皇也曾夸赞过的。

  “而那林如海,入督察院七年,不过仍是一个主事,从未担任过御史,更未曾外放巡察,将两浙如此重要的盐务交于他,你是怎么想的?

  “你身为吏部尚书,岂不知如此重要的职务,应当由经验丰富之人担任?你特意推举于他,是否与那林如海在结党营私!”

  李林甫一脸肃然,大声喊道。

  “你……”李林甫的理由很充足,贾似道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语。

  “陛下,臣忠心为公,岂敢结党营私,他胡乱攀诬微臣,臣要弹劾他!”

  胡惟庸看着两人争辩,眼中满是愉悦,此时又开口道:“陛下,臣想起来了,那林如海是荣国府贾代善的女婿。

  “贾大人与荣国府是同祖,从辈分上讲,他们是兄弟。看来贾大人之所以推举他做巡盐御史,是顾念这一层关系。李大人说他结党营私,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胡惟庸这话一出口,众朝臣皆是一脸恍然之色。

  贾似道怒视李林甫两人:“本官是推荐了林如海,但不能因此就说本官结党,举贤不避亲,我朝也从没有那条律法说举荐远亲,就是结党的。”

  见贾似道急眼了,胡惟庸轻笑道:“贾大人何必动怒,本官也不过是顺口而出,并没有针对大人的意思,大人莫怪。”

  “哼!”贾似道猛地一甩红袍。

  一直没开口的严嵩,忽然苍声道:“陛下,我朝向来极为忌讳结党营私,臣也相信他不会结党,但他推荐林如海,仍是有结党之嫌啊。”

  话音落,秦桧启奏:

  “陛下,臣以为,让林如海任浙巡盐御史确实不合适。他没有在外巡盐的经验,两浙盐务又极为繁重,应当选一位资历老、经验足的御史前往。”

  秦政垂眸看向秦桧:“秦爱卿认为应当让谁前往两浙?”

  秦桧愣了一下,轻笑道:“此事应当由陛下决断,臣不敢妄言。”

  看着秦桧低首垂眸,一脸事不关己的模样,秦政又转头看向严嵩:“严丞相以为呢?”

  “请陛下乾纲独断。”严嵩一脸平静。

  左右看了看两个丞相,秦政刚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听胡惟庸忽然道:“陛下,林如海和赵文华都有自身的问题,臣以为王继先最为合适。

  “他年近六十,为官三十余载,做过知县、知府,历任御史大夫,巡察过茶道、漕运、税务和盐课,经验丰富,任两浙巡盐御史,完全可以胜任……”

  “臣反对!”贾似道忽然出声,“陛下,这个王继先为人奸猾,喜奢靡,爱歌姬,常出入勾栏瓦肆之地,此种人到了江南,难免有贪污受贿之弊。”

  胡惟庸眉头紧皱,驳斥道:“贾尚书此言甚谬,你何以知道王继先为人奸猾的。

  “他固然有些小嗜好,但也未曾违反大夏的律法。因此说他收受贿赂,未免武断。”

  “胡大人是枉读了诗书了,岂不知有才无德,乃是大害。他这一点点小嗜好,就可能带来大祸。江南那些盐商们若是投其所好,他未必挡得住。”

  胡惟庸看向贾似道,笑道:“贾大人既知如此,为何还热衷于斗蛐蛐,这种癖好,也易为人所投啊……”

  贾似道酷爱蟋蟀,走到哪里都带着,日常也以此为乐,这事儿满朝皆之。

  贾似道愣住了,他说别人有小爱好会引起大祸,他自己有嗜好,说别人会引起大祸,不就是说自己吗。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我是有此好,的确不应当。但林如海却无此弊,他饱读诗书,为人刚正,虽无巡察之经验,但贵在办公勤勉,谦虚谨慎,堪为巡盐御史。”

  胡惟庸还要反驳,秦政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们。

  两人面向秦政,不知他是何想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满朝奸佞,朕靠治国长生,满朝奸佞,朕靠治国长生最新章节,满朝奸佞,朕靠治国长生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