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就让孩子跟着她吧,有什么比强行把母子分开更残忍呢?就让这孩子给刘辩做儿子吧,或许扶持自己儿子当皇也不错。走一步看一步吧。

  陆凡返回唐妃的房间。

  “唐妃,孩子就姓刘吧,如果你没意见,就叫刘元,元者,初始也,第一也。”

  唐妃不说话,只顾着自己喂奶,那一对大气球,陆凡都恨不得过去啃两口。

  陆凡带着典韦夫妻回到州牧府。

  “嫂子,你以后没事就去看看这孩子。”

  刘氏道:“子衿,你怎么对这孩子这么关心。”

  “嫂子,这或许就是缘分吧,不都说了吗?这孩子很像我。”

  “行,我听你的。”

  长安,董卓自退守长安后,命人大兴土木,重新修建皇宫。这段时间开始,董卓越来越消沉了。

  李儒府上,贾诩也来到了长安。

  “文和,我得恭喜你呀?”

  贾诩道:“文优,我何喜之有?”

  李儒笑道:“你有个好女婿呀?”

  贾诩心想,自己就一个小女儿,才十岁,还是个小娃娃,这哪来什么女婿?但贾诩可不会傻傻的先交代。得先套下话。

  “文优,怎么了?莫非你认识?”

  李儒道:“岂此是认识,陆凡在洛阳时还让我向你问好呢。”

  贾诩脑子有点蒙圈了,李儒这什么意思?

  道:“文优,老夫不认识陆凡啊,他怎么会向我问好?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李儒道:“你是不是跟陆凡的父亲定下了亲事?”

  贾诩何等聪明,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不承认也不否认,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道:“怎么了?”

  李儒道:“文优,陆凡已经平定了荆州,孙坚、黄祖都死了,如今的陆凡手下十几万将士,兵精粮足,可谓是天下第一大诸侯,你有这样的女婿,我不得恭喜你吗?”

  贾诩不出声,过了一会,继续套话,道,:“多年前老夫是认得一个姓陆的朋友,可再也没有联系过,这陆凡还跟你说了什么?”

  李儒道:“陆凡见到相国就说他是你的女婿,说你跟他父亲是订了娃娃亲,这小子厚颜无耻,满脑子诡计,先是骗了相国500匹马,后又抢走了弘农王。”

  贾诩道:“他真这么说?”

  “文和,我不得不佩服你当年的眼光,陆凡出身连个寒门都算不上,你却能跟他父亲订娃娃亲,佩服。”

  贾诩算是明白了,原来陆凡又在骗董卓,自己哪认得什么姓陆的呀?根本就没定什么娃娃亲,这纯粹瞎扯,只是这陆凡怎么知道自己?

  “文优,这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老夫都不太记得了。”

  李儒笑道:“你是不记得,可陆凡记得这就够了,将来文和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贾诩暗骂,陆凡,你他妈这什么意思?你他妈乱攀亲戚,董卓喜怒无常,你想害死我呀?你这瞎扯,我女儿以后怎么嫁人?

  “文优,陆凡占了荆州,下一步会怎么做?相国有何看法?”

  “还能是哪,不是扬州便是益州,或许是南阳吧!”

  “唉,相国现在不在长安,去眉乌了,现在的相国意志消沉,我也劝他不住,长安又缺粮,长此以往,……唉!”

  “文和,相国准备任你为侍中大夫,你以为如何?”

  贾诩道:“只要是为相国效力,诩任一小吏便可,愿听从相国吩咐。”

  李儒见贾诩说话太过圆滑,便不再问了。

  贾诩道:“相国迁都长安,来的百姓太多了,会粮食短缺,而荆州缺马,相国何不以马匹换粮食?”

  “文和,上次在洛阳,陆凡曾经答应送相国十万石粮,可他食言了,如今又怎会同意?他也在招兵买马,怎会放弃粮食?”

  贾诩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陆凡缺马,没理由不答应。”

  李儒道:“文和,莫非你愿意去出使荆州?促成这桩买卖?”

  贾诩道:“若是相国派老夫去,老夫便去走一趟。”

  李儒:“相国当然会同意,只是文和的家眷相国怕是不会让他们去荆州。”

  贾诩当然明白李儒什么意思,怕他不归,扣家眷当人质,说道:老夫去荆州只是去出使,岂能带走家眷?”

  “好吧,那你就辛苦一趟,我去禀告相国,你也去见见这个好女婿。”

  贾诩道:“文优放心,不管成与不成,一个月内老夫必归。”

  第二天,贾诩便南下荆州,过武关,过南阳,直奔襄阳。

  贾诩来襄阳,就是想见见陆凡,这小子为什么要乱叫自己岳父?得查个究竟,看看这小子到底有什么本事?

  而陆凡正在举行会议,准备对益州,动武。

  许攸道:“公子,取益州,不如先取汉中,汉中太守苏固乃庸碌之辈,目前汉中只有不到两万人马,咱们只需派3万人马,一战可定。拿下汉中,直接从汉中出兵蜀地,就容易得多了。

  陆凡想了下,目前刘焉还没死,还没有派张修张鲁去夺汉中。历史上张鲁191年才去汉中,还差一年呢。

  “公子,让水军沿汉水西进,可达西城(陕西安康),从上庸直奔汉中,虽然路不好走,但并不是走不通。有心算无心,一定能不费代价就拿下汉中。汉中平原,物产丰富,战略位置极佳,北上可以夺取关中,南下可以夺取益州。实乃兵家必争之地,高祖刘邦成帝业,就是从汉中出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取关中,占得八百里秦川。公子不必再犹豫。”

  陆凡点头:“嗯,那就先打汉中吧。”

  蒯越道:“主公,越有不同看法。”

  “哦,说说。”

  “主公,您的目的是夺取巴蜀,如果现在就拿下汉中,刘焉便会得知主公的目的,从而加强防备。”

  “蜀道自古难走,金牛、剑阁,险如仙镜,刘焉一旦得知主公的目的,便会吓破了胆,肯定会招兵买马,大肆扩军,严守关隘,到那个时候要取巴蜀就难了。”

  “依我之见,不如先不打汉中,派人去益州,不管是收买也好,还是投靠也好,在巴郡(重庆)先组建一支力量假意投靠刘焉,以做内应,从而接应主公大军入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无限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最新章节,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无限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无限小说网